快訊

「普亭住手!」俄國飛彈猛擊基輔 川普怒發文:時機非常糟糕

央行緊盯房市強化專案金檢 揪周轉金貸款有3大缺失

央行20日理監事會議未再出手打房,但強調將逐季檢視銀行有無落實自主改善計畫,並強化金檢。圖/本報系資料庫
央行20日理監事會議未再出手打房,但強調將逐季檢視銀行有無落實自主改善計畫,並強化金檢。圖/本報系資料庫

央行20日理監事會議未再出手打房,但強調將逐季檢視銀行有無落實自主改善計畫,並強化金檢。央行表示,近期金檢發現,市場存在以週轉金貸款規避央行信用管制的情形,主要有3大樣態,如週轉金貸款以支付購屋貸款本息,成為變相寬限期。

央行20日理監事會決議利率連4凍,房市管制維持不變。央行表示,房市軟著陸正在成形,雖然沒有祭出新的選擇性信用管制,但將按季審視各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具體改善方案執行狀況,並配合辦理專案金檢。

央行說明,2020年12月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以來,為了解金融機構有無遵守規範,每月均請金融機構申報各項不動產抵押貸款統計報表,進行場外監控,若發現金融機構承作受限貸款統計資料有異常變化或不合理之處,就會派員辦理專案金檢。

2021年起,央行加強辦理有關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專案金檢,截至今年2月底,專案金檢次數共計達170次,檢查對象包括銀行、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壽險公司、中華郵政公司壽險處及票券公司。

央行報告中指出,近期看到個人、不動產業及營建工程業週轉金貸款大幅成長,央行專案金檢也發現,部分借款人與不動產業者透過申貸週轉金貸款,規避信用管制,主要有3大缺失樣態。

一是週轉金貸款用於購屋或購地,申貸人除了購屋/購地貸款,另以投資理財或營運週轉等名義,申貸週轉金貸款,資金流向卻是支付房地價款,購屋/購地貸款及週轉金貸款兩者合計的貸款成數,已超過法定上限。

另外,央行也看到以既有房屋轉增貸週轉金貸款,但資金用於購屋,在此情況下,新購房屋就規避了第2戶的貸款限制。

第二種缺失樣態是增貸週轉金貸款以償還原房貸。增貸週轉金以償還第1戶房貸,使聯徵中心無房貸紀錄,以此規避新購房屋適用第2戶貸款的限制。

三是週轉金貸款以支付購屋貸款本息。央行說明,有民眾利用週轉金貸款取得資金,以支付購屋貸款的每期還本付息金額,形同變相給予寬限期。

央行強調,未來將持續專案金檢,也會針對不動產相關的特定議題,進行專案查核,例如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不動產貸款利率訂價情形、購地貸款久未動工情形與成因等,以利央行滾動檢討與調整。

央行補充,為了避免借款人藉由跨行匯款轉帳使承貸銀行無法追查貸款資金流向,以規避規定,央行也會查核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貸款後的資金流向,如果發現不符原訂授信用途者,會請承貸金融機構檢討改善。

央行 房貸

延伸閱讀

影/10%手續費還需抵押不動產 台南8旬婦險簽可疑貸款經警攔阻

樂富1號REITs 規模 衝200億

合庫銀海外營運將添新動能

信用管制奏效 五大銀行前2月新承做房貸年減234億元

相關新聞

考量川普關稅仍在未定之天 金管會限空令繼續再延一周

美國總統川普4月公布對等關稅計畫,攪得全球股市天翻地覆,雖然台股最近兩周逐步走穩,但考量美國關稅政策、以及與各國談判結果...

獨/華南金世代交替 民股副董林明成交棒長子林知延出任金控副董

華南金控展開世代交替。據了解,已擔任華南金副董事長快20年的民股大股東林明成,此次改選之後,將不再續任華南金董事,交棒給...

金管會宣布「同意新新併」 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

金管會今天宣布,同意台新金融控股公司(下稱台新金控)與新光金融控股公司(新光金控)以換股方式進行合併。

美債、美元崩跌早有預謀? 專家掀川普底牌:打一場貨幣大戰

美國關稅戰持續延燒,全球市場陷入動盪,美股、美元與美債同步承壓,反觀長期被視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則水漲船高。對此,《商業周刊》總主筆呂國禎直言,川普真正目的是「打一場貨幣大戰」,藉由打壓美元與美債價值,進一步重塑美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霸權地位。

獨/替代方案無共識 安泰銀談合併凱基金控劃休止符

安泰銀行(2849)嫁入金控豪門命運多舛,據透露,安泰銀行與凱基金控(2883)雙方洽談合併,在安泰銀土、洋大股東對併購...

金控股東去年減13萬人 終結連四增

集保中心統計,14家金控股2024年底總股東人數降到657.7萬人,一年大減13.2萬人,終結連四年成長,存股族更迅速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