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金秀賢撐不住?經紀公司急求見金賽綸媽媽:有些內容她可能不清楚

不放過同盟?南韓被列「敏感國家」與台灣同級別 竟是拜登下台前決定

兒在國外…「一代大俠」張振寰離世無家屬出面 初步相驗結果曝光

12家金控 元月獲利衰退7%…永豐、凱基等表現出色

12家上市金控2025年元月獲利出爐,12家金控元月稅後純益合計為280.8億元,比去年同月12家金控獲利衰退約7.7%。 聯合報系資料照
12家上市金控2025年元月獲利出爐,12家金控元月稅後純益合計為280.8億元,比去年同月12家金控獲利衰退約7.7%。 聯合報系資料照

12家上市金控2025年元月獲利出爐,12家金控元月稅後純益合計為280.8億元,比去年同月12家金控獲利衰退約7.7%,主要與投資操作波動或去年基期相對高等有關,且因元月獲利創高家數相對少,因此整體獲利下滑,新光金是唯一虧損金控,但虧損數較去年同月小。

上市金控至昨(8)日止,剩下富邦金、國泰金雙雄尚未公布元月自結獲利。去年元月14金控合計稅後純益539億元,為歷年元月獲利第三高,雙雄去年元月合計獲利達234億元,除非雙雄有更亮麗成績,否則整體金控元月獲利可能難有成長。

12家金控中,除了永豐(2890)、凱基(2883)、玉山(2884)、第一(2892)與華南金(2880)等五家,締造歷來最好元月成績,其餘七家金控元月獲利都比去年同月衰退。

上市金控2025年1月獲利
上市金控2025年1月獲利

台新金自結1月稅後純益15.9億元,比去年同月衰退20%,但月增達一倍,主因子公司台新人壽單月虧轉盈,元月每股稅後純益(EPS)0.11元。台新金表示,台新銀行1月稅後純益16億元,核心業務獲利動能強健,惟投資收益受金融市場波動影響,因此獲利較去年同期下滑。

台新人壽1月較前月虧轉盈,單月稅後純益0.8億元,主因股票資本利得挹注,但因不如去年同月,因此獲利較去年同月減少,今年1月台幣升值導致有兌換損失,也壓抑獲利表現。

台新證券1月稅後純益1.5億元,其中台股交易天數減少影響經紀手續費收入下降,但因股市上漲,有投資評價利益增加挹注,使獲利較去年同期上升。

合庫金1月自結稅後純益14.49億元,優於前月但較去年同月衰退31%,主因去年同月合庫銀有高鐵一次性手續費收益8億元挹注,墊高基期。1月EPS為0.09元。不過若排除一次性收益因素,本業獲利則是成長。

新光金自結1月合併稅後淨損18.68億元,連續三年元月虧損,每股稅後淨損0.11元,與上月相比單月由盈轉虧,主因子公司新光人壽1月虧損25.77億元。

新光金指出,新光人壽保險本業穩健發展,持續聚焦外幣保單及價值型商品銷售,1月保單銷售動能良好。投資操作方面,1月採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下,強制提存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較舊制高,且仍須負擔傳統避險成本,加上年初著重投資部位布局,並未積極實現資本利得,影響1月獲利表現。

新光金表示,新壽在採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初期,避險策略及避險工具結構尚在調整,隨避險合約陸續到期,拉長時間來看,新制可節省傳統避險支出。

台新金 新光金

延伸閱讀

福貞元月合併營收8.19 億元 近五年同期次高

小摩:新新併過關機率升高

五大金控創最佳元月獲利 中信金 EPS 0.35元、元大金0.2元

過完年又回來賣!外資賣超743億元 狂賣鴻海逾9萬張

相關新聞

台企銀董座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請辭 三接替人選呼聲高

據了解,為了能在立法院開議之前把董座請假風波告一段落,避免造成執政團隊的困擾,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口頭請辭,台...

異業聯防 警示帳戶抓一串粽

台灣詐騙太猖獗,除了金融業集體組成聯盟打群架之外,專家更疾呼跨產業聯盟的重要性。金融總會、銀行公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兆豐金...

台企銀總經理李國忠任代理董事長 今起生效

臺企銀(2834)今天公告召開臨時常務董事會推選常務董事暨總經理李國忠代理董事長,今天起生效,由於台企銀原任董事長劉佩真...

觀察站/拉齊AI戰力 政府應扮神隊友

打詐要成功,除了金融業者要發憤圖強之外,政府相關部門政策也要配合,政府應該成為企業及民眾阻詐重要助力,而不是對外指責但搞...

千億美元投資對匯市會不會有衝擊?楊金龍:找台積電討論過

台積電(2330)日前宣布加碼對美投資千億美元,是否可能大舉匯出資金、影響新台幣匯率穩定;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13日首度透...

國銀房貸、建融逾放額攀高 銀行信用風險逐步升溫

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1月國銀房貸、建融逾期放款金額各攀升到78.4億元的三年高點,及75.8億元的至少逾十年新高,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