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軍公教加薪3%何時入帳? 卓榮泰:5月開始發放

小心中暑!粉專:大台北中午可達36度以上高溫

影/房東否認漲租為情緒失控道歉 高雄日本飯糰店老闆娘:她講她的

金管會推永續金融證照 一年增近9000名綠領人才

金管會2024年起推動永續金融證照制度,目前共8819名金融從業人員取得永續金融基礎能力證照,推算金融業永續金融證照普及率僅近2.93%。金管會擬在第4屆永續金融評鑑強化誘因,以進一步擴大證照普及率。

迎戰永續浪潮,綠領人才成各產業爭搶的關鍵人力資源,金融業亦求才若渴。為培育綠領人才,金管會2024年起推動永續金融證照制度,分為基礎及進階能力2張證照,測驗及課程均委由證基會、保發中心及金研院主責辦理。

根據3大周邊單位統計,2024年共辦理5場次永續金融基礎能力證照測驗,合計報名人次突破2萬人,最終有逾1.78萬人到考,其中1.23萬人通過測驗,通過率近7成。

觀察報考人背景,合計有8819名金融從業人員拿到永續金融基礎能力證照。

目前銀行業、保險業及證券期貨投信投顧業從業人員合計約有66萬餘人,若不計入外勤保險業務員,共有約30萬名金融業從業人員,推算永續金融基礎能力證照普及率僅近2.93%,仍有相當進步空間。

證基會觀察,2024年前4場基礎能力證照測驗報名人數各落在2、3000多人不等,在金管會2024年10月公布第3屆永續金融評鑑指標,將取得永續金融基礎及進階能力證照員工數占所有正職員工比率納入評比加分項後,2024年12月基礎能力證照測驗報名人數即衝破9000人,顯見政策引導奏效。

金管會官員透露,為加強證照普及率,除了第3屆永續金融評鑑將此納為加分項,第4屆永續金融評鑑將進一步強化,目標讓金融業永續辦公室或永續專責單位業務人員與主管全數拿到永續金融基礎能力證照、1/2以上有進階能力證照,並引導金融機構在內部訂定獎勵機制,鼓勵員工取得證照。

證基會進一步指出,今年永續金融基礎能力證照測驗將增至6場次,且下半年起3大周邊單位將提供電腦測驗,透過考試方式多元化,希望吸引金融從業人員報考,擴大永續金融基礎能力證照普及率。

今年首場永續金融基礎能力證照測驗估計報名人數將逼近1萬人,目前以台灣人壽、元大人壽及全球人壽報名較積極,保經代亦有不少從業人員報考。證券期貨投信投顧業中,則以外商投信動作最快,鋒裕匯理投信員工數共50餘人,2024年即已全員取得基礎能力證照。

金管會力推的2大永續金融證照中,基礎能力證照可透過測驗或課程取得,進階能力證照則須在取得基礎能力證照後,再通過3模組課程才可取得。根據周邊單位統計,2024年僅181人取得永續金融進階能力證照,其中約有8至9成為金融從業人員。

金管會 金融業

延伸閱讀

金蛇年轉職潮 綠領、AI火熱 科技業渴求頂尖研發人員

金管會清查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報名單 1人在台已開戶

上任至今沒開大罰單?金管會彭金隆親自釋疑 劃出三條紅線

金管會憂川普2.0帶來資本市場三變數 彭金隆:不確定性是常態

相關新聞

考量川普關稅仍在未定之天 金管會限空令繼續再延一周

美國總統川普4月公布對等關稅計畫,攪得全球股市天翻地覆,雖然台股最近兩周逐步走穩,但考量美國關稅政策、以及與各國談判結果...

獨/華南金世代交替 民股副董林明成交棒長子林知延出任金控副董

華南金控展開世代交替。據了解,已擔任華南金副董事長快20年的民股大股東林明成,此次改選之後,將不再續任華南金董事,交棒給...

金管會宣布「同意新新併」 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

金管會今天宣布,同意台新金融控股公司(下稱台新金控)與新光金融控股公司(新光金控)以換股方式進行合併。

台企銀董座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請辭 三接替人選呼聲高

據了解,為了能在立法院開議之前把董座請假風波告一段落,避免造成執政團隊的困擾,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口頭請辭,台...

大S病逝日本!專家提醒旅平險別買錯 「法定傳染病」僅4家有賠

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由於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有保險業者提醒在海外遇到疾病或意外,「有沒有買對保險」很重要。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透露,台灣目前旅平險有提供包含法定傳染病選擇的,僅有美商安達、台灣產物保險,旺旺友聯、南山人壽這4個選擇。

大S赴日旅遊因病過世 專家說海外遇此事「有沒有買對保險」超重要

藝人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過世,享年48歲,震驚國內。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台灣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