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富豪財管業務創雙高 2024年管理規模衝破1.4兆元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據金管會2024年12月底統計,12家國銀管理富豪戶資產規模(AUM)攀升到1兆4,095億元,2024年全年大增5,524億元,規模與年增額同寫史上最佳成績,銀行圈指出,2025年股債匯市走勢,恐全看美國總統川普臉色而定。

富豪戶四大商品資產配置中,12月占比幾乎全與11月相當,僅保單、結構型商品,一降一升各1個百分點,分別到11.1%和6.2%,其餘存款、基金、債券占比全與11月一樣。

一家承辦富豪戶財管的銀行主管坦言,12月接近年底的年節長假及川普2025年1月即將上任,富豪大戶操作偏審慎,多採保守因應,趁機降低風險,使四大商品資產配置比率變動不大。

2025年1月川普就任後的發言與政策都算是依循選前策略,就目前來看,歐美、亞股偏多,若1月農曆春節期間,美股續強、川普政策也未有大幅改變,預計1月富豪戶操作可望轉趨積極,基金、結構型商品等風險性資產有望續熱。

美國10年期債券殖利率去年12月一度攀升到4.6%高點,使滿手海外債的富豪戶都陷入評價損失,就目前債券操作來看,很難有資本利得、偏向債息收入為主,2025年操作仍是「股優於債」。

該主管說,全球股債市最大隱憂仍是川普發言及未來政策走向,若川普接下來「未脫稿演出」,年後行情仍可期。

金管會公布2024年12月國銀承做高資產客戶(1億元以上)財管業務。

12月底高資產客戶AUM達1兆4,095億元,月增308億元是近十個月單月低點、年增放緩到64.45%,反映12月面臨川普就任在即及年節長假前,富豪戶偏保守心態。

累計2024年全年管理規模增加5,524億元則寫最佳戰績,較2023年全年增額4,008億元大幅成長37.8%,顯示2024年一整年國銀競相投入富豪戶市場的盛況。

富豪戶資產配置中,2024年12月存款占比追平28個月低點的47.5%,已連七個月維持「4字頭」,顯示市場預期2025年美國會續降息,讓富豪戶資金暫撤離存款。

配置債券連續兩個月維持13.5%高點未見進一步增加,基金占比也止步在14.8%高峰,顯示12月市況未明前,富豪戶縮手觀望。

保單依舊疲弱不振,配置保單占比在維持近半年11.4%後,11、12月又持續走低到11.1%破底,結構型商品占比僅略增到6.2%。

金管會是在2020年7月起陸續核准本國銀行開辦高資產客戶財富管理業務,如今該業務邁入第四年,總資產規模已攀升到1兆4,095億元,是剛開辦該項業務、2021年底資產規模2,077億元的6.8倍,顯示各銀行爭搶富豪戶大餅。

債券 川普

延伸閱讀

全力推動小事?川普揚言將墨西哥灣改名「美洲灣」 學者分析背後目的

上任首日未揮刀 川普2.0關稅免驚?克魯曼:「巫毒貿易政策」要來了

逼普亭和談!川普威脅俄國將祭關稅制裁 克里姆林宮直球回應了

談烏加入北約恐遇「巨大阻力」 川普特別任務大使:必須先增國防支出

相關新聞

台企銀董座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請辭 三接替人選呼聲高

據了解,為了能在立法院開議之前把董座請假風波告一段落,避免造成執政團隊的困擾,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口頭請辭,台...

大S病逝日本!專家提醒旅平險別買錯 「法定傳染病」僅4家有賠

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由於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有保險業者提醒在海外遇到疾病或意外,「有沒有買對保險」很重要。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透露,台灣目前旅平險有提供包含法定傳染病選擇的,僅有美商安達、台灣產物保險,旺旺友聯、南山人壽這4個選擇。

大S赴日旅遊因病過世 專家說海外遇此事「有沒有買對保險」超重要

藝人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過世,享年48歲,震驚國內。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台灣保...

勞工3月大分紅!新制勞退基金2024年大賺6,989億 平均每人分紅5.5萬元

勞工2025年3月分紅可期。因受惠於AI浪潮,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

異業聯防 警示帳戶抓一串粽

台灣詐騙太猖獗,除了金融業集體組成聯盟打群架之外,專家更疾呼跨產業聯盟的重要性。金融總會、銀行公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兆豐金...

台企銀總經理李國忠任代理董事長 今起生效

臺企銀(2834)今天公告召開臨時常務董事會推選常務董事暨總經理李國忠代理董事長,今天起生效,由於台企銀原任董事長劉佩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