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調/大罷免5成8反對比贊成多25.3個百分點 桃園意外成熱區

憂助攻陸海軍實力!CSIS:台灣是中國造船買家 長榮輪與福建號航母同廠建造

周四「春分」慎防1事祛病氣 4生肖轉運一飛沖天

「金融發展與創新處」問世 金管會彭金隆以這6字做期許

金管會31日宣布成立「金融市場發展與創新處」並舉行揭牌儀式。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說,成立創新處以六個字「主動、創新、發展」作期許,要主動找事做、做別人沒想到,或想到沒做好,及擴大現有業務規模。

他強調,金管會的職責不僅是金融監理,更要積極鼓勵市場創新與發展。

彭金隆說,今年5月22日他在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時,就曾承諾要設立金融市場發展創新單位。歷經七個月又11天的籌備,此創新處終於正式成立,代表金管會履行了對市場的承諾。

他進一步說明,在4月11日與行政院長討論施政方向時,他便提出「金融監理不能鬆、金融市場發展不能忘」的兩大原則。而成立創新處,正是為了落實「安全與發展並進」的新金融市場目標。

金管會組織法明定四大任務,發展列於首位。面對國際競爭,市場的發展與創新是必經之路。他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設有專責單位負責金融市場發展,其內容涵蓋金融科技(FinTech)、永續金融、金融中心及國際業務等。因此,成立創新處,就是要補足台灣在市場發展與創新方面的缺口。

彭金隆對新成立的創新處寄予厚望,並以「主動、創新、發展」六個字作為期許。

一、主動: 創新處應主動找事做,而非被動等待。

二、創新: 創新處應做到「別人沒想到、想到但沒做、做了但沒做好」的事。

三、發展: 創新處應在「規模與範疇」兩方面著力,擴大現有規模並開拓新業務。

彭金隆進一步將金管會比喻為一艘船,各業務局是解決現有問題的水手,而創新處則是引領方向的瞭望員。創新處的重點不在解決當前問題,而是要為金融監理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視野,協助市場掌握未來發展機會。

「金融市場發展與創新處」的成立,象徵台灣金融市場邁向新里程碑。彭金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開始,金管會將與市場攜手合作,共同推動金融市場的發展,並期許在2024年最後一天,為來年帶來全新的氣象。

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長胡則華表示,創新處的成立是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創新處的使命包含三大面向:主動前瞻、創新合作、永續繁榮。創新處下設四個科,分別負責:

創新一科:負責業務試辦要點及創新實驗條例等相關業務。

創新二科:負責建立金融科技生態系,包含園區、共創平台及產業聯盟等。

綠色及轉型金融科:負責綠色及轉型金融相關事項,配合國家政策推動永續發展。

金融發展科:負責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相關會診工作,並推動金融市場卓越計畫。

金管會 金融科技

延伸閱讀

中信證輔導上市櫃 受肯定

純網保變身數位保險公司上路 彭金隆宣布三大鬆綁

彭金隆:金管會需要人才 歡迎年輕學子報考公務員

金管會彭金隆:亞資中心推動順利 年終喊釋利多

相關新聞

台企銀董座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請辭 三接替人選呼聲高

據了解,為了能在立法院開議之前把董座請假風波告一段落,避免造成執政團隊的困擾,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口頭請辭,台...

大S病逝日本!專家提醒旅平險別買錯 「法定傳染病」僅4家有賠

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由於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有保險業者提醒在海外遇到疾病或意外,「有沒有買對保險」很重要。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透露,台灣目前旅平險有提供包含法定傳染病選擇的,僅有美商安達、台灣產物保險,旺旺友聯、南山人壽這4個選擇。

大S赴日旅遊因病過世 專家說海外遇此事「有沒有買對保險」超重要

藝人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過世,享年48歲,震驚國內。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台灣保...

勞工3月大分紅!新制勞退基金2024年大賺6,989億 平均每人分紅5.5萬元

勞工2025年3月分紅可期。因受惠於AI浪潮,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

異業聯防 警示帳戶抓一串粽

台灣詐騙太猖獗,除了金融業集體組成聯盟打群架之外,專家更疾呼跨產業聯盟的重要性。金融總會、銀行公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兆豐金...

台企銀總經理李國忠任代理董事長 今起生效

臺企銀(2834)今天公告召開臨時常務董事會推選常務董事暨總經理李國忠代理董事長,今天起生效,由於台企銀原任董事長劉佩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