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保單詐騙 產險業授三大防詐撇步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產險業者指出,產險業常見的詐騙手法,製造假的保險事故(例如假車禍),或出具與事實不符的書面資料(不實診斷書),現階段多數產險公司都已設有賠案顧問、醫療顧問等專業人士來進行損害防阻的工作,面對惡意代辦人,也都有相對應的應對措施。
富邦產建議,保戶若遇到保單相關問題,可於現行官網保好康會員平台查詢其在公司的保單資料,避免被詐騙。此外,建議保戶提供正確及最新的聯繫資訊,以利保險公司遇相關問題時可即時確認聯繫。
另外,申請理賠時,也建議直接與保險公司專業客服或指定理賠人員聯繫,以避免讓不法第三方有可趁之機。
國泰產表示,隨著數位科技日益發展,近來各式數位金融詐騙案件頻傳,基於詐騙預防,請勿將個人帳號、密碼、一次性簡訊驗證碼(OTP)等個人資訊告知他人,避免權益受損。
此外,民眾也要注意繳費簡訊及詳閱交易明細帳單,收到的訊息有疑問時,不要輕易回覆,除了可以詢問專屬服務業務員,亦可多加利用165防詐專線進行求證。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認為,倘未來產險業與主管機關能持續並更緊密地推行相關防詐措施,強化官民合作機制,有效運用官、民之間的行政及商業資源,讓更多政府機關的公權力介入,促使產險業者投入更大資源,持續擴大防詐的保護網,共同打擊有心人士,能更有效率地防堵詐騙行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