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再盛讚關稅美妙 川普嗨喊「大豐收」:美國人甚至有望免繳所得稅

金控前11月大賺5,714億元 富邦金賺逾一股本

國內14家上市金控獲利超亮眼。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內14家上市金控獲利超亮眼。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內14家上市金控獲利超亮眼。「壽險雙雄」富邦金控(2881)、國泰金控(2882)昨(10)日公布獲利,累計2024年前11月,14家上市金控稅後合計賺進5,714億元,創歷年同期最高紀錄,年增近六成;且距離2021年全年獲利5,806億元的歷史最高紀錄,相差不到百億元,2024年金控全年獲利可望再攀高峰。

富邦金昨天公布,2024年11月賺逾百億元、稅後純益達103.6億元,創歷年11月新高;累計今年前11月稅後純益1,406.5億元,為歷年同期次高,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0.03元、等於已賺進一個股本,蟬聯金控獲利王寶座。統計今年11月,富邦金控獲利年增488%、累計前11月獲利年增103%。

金控2024年前11月獲利概況
金控2024年前11月獲利概況

富邦金旗下子公司富邦人壽、富邦證券單月獲利創歷年11月新高;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累計前11月獲利創歷年同期最高,富邦人壽累計獲利創歷年同期次高。富邦人壽11月稅後純益為82.7億元,累計前11月稅後純益為920億元,主要投資收益來源為利息收入、處分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及基金配息收入。

台北富邦銀行11月稅後純益17.6億元,累計前11月稅後純益290.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1%,創歷史新高,獲利成長主要來自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分別較同期成長9%及38%,帶動營收較同期成長17%。各項業務動能穩健成長。

富邦產險11月稅後純益0.1億元,受到依帳齡及評估實際可收回情形提存呆帳準備影響。富邦金說明,11月防疫險內部作業評估規範增加提存4.98億,為依據內部作業評估規範進行提存,實際金額將依帳齡與收回狀況提列準備。富邦證券2024年11月稅後純益8.5億元,較上月成長61%,累計稅後純益9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7%。

國泰金控11月稅後純益44.7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89億元,大增133.7億元,累計前11月稅後賺進1,13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00.8%,EPS達7.44元,累計稅後純益及EPS皆創歷史次高紀錄。

旗下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皆創歷史新高,國泰人壽累計稅後純益為歷年次高。國泰人壽11月稅後純益14.5億元,累計稅後純益707.9億元。

國泰人壽 富邦金控

延伸閱讀

國巨11月營收創同期高 連9個月突破百億元

富邦金前11月稅後賺1406億、EPS 10.03元 金控、人壽、證券寫最強11月

建新國際營收/11月2.93億元、年增28.7% 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六福營收/11月年增10% 「萬聖墓碑鎮慶典」助攻

相關新聞

考量川普關稅仍在未定之天 金管會限空令繼續再延一周

美國總統川普4月公布對等關稅計畫,攪得全球股市天翻地覆,雖然台股最近兩周逐步走穩,但考量美國關稅政策、以及與各國談判結果...

獨/華南金世代交替 民股副董林明成交棒長子林知延出任金控副董

華南金控展開世代交替。據了解,已擔任華南金副董事長快20年的民股大股東林明成,此次改選之後,將不再續任華南金董事,交棒給...

金管會宣布「同意新新併」 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

金管會今天宣布,同意台新金融控股公司(下稱台新金控)與新光金融控股公司(新光金控)以換股方式進行合併。

台企銀董座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請辭 三接替人選呼聲高

據了解,為了能在立法院開議之前把董座請假風波告一段落,避免造成執政團隊的困擾,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口頭請辭,台...

大S病逝日本!專家提醒旅平險別買錯 「法定傳染病」僅4家有賠

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由於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有保險業者提醒在海外遇到疾病或意外,「有沒有買對保險」很重要。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透露,台灣目前旅平險有提供包含法定傳染病選擇的,僅有美商安達、台灣產物保險,旺旺友聯、南山人壽這4個選擇。

大S赴日旅遊因病過世 專家說海外遇此事「有沒有買對保險」超重要

藝人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過世,享年48歲,震驚國內。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台灣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