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臉書要變乾淨了!測試「倒讚」功能規則曝 去年還清空2300萬假帳號

睡滿7小時有獎金!日企推睡眠福利 是壓榨的變相包裝?

台股漲了!開高走高漲逾百點站上2萬點 台積電開高10元

國泰世華分享防詐新技術

國泰、中信、玉山及新光與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分享「聯邦學習防詐實證計畫」成果。圖為新光銀行資訊長張順程(左起)、中國信託銀行資深副總經理王俊權、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執行總監洪杉源、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胡則華、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暨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梁明喬、玉山金控科技長張智星。國泰世華/提供
國泰、中信、玉山及新光與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分享「聯邦學習防詐實證計畫」成果。圖為新光銀行資訊長張順程(左起)、中國信託銀行資深副總經理王俊權、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執行總監洪杉源、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胡則華、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暨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梁明喬、玉山金控科技長張智星。國泰世華/提供

「2024台北金融科技展」1日盛大展出,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國內反詐和數位金融的領頭羊,不僅於集團主攤位開設互動展,解釋其如何運用「反詐四盾」守護民眾財產,也攜手金融科技創新園區、中國信託、玉山、新光及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展出「聯邦學習(Federated Learning)防詐實證計畫」,該案運用了國泰金控(2882)開發的聯邦學習技術架構CaFe,在各業者合作下,成功驗證此新技術在打詐的成效。

作為全民的資產守護者,國泰世華發揮核心職能,致力防止民眾受到詐騙,打造知識盾、聯盟盾、關懷盾與科技盾等反詐四盾。國泰世華於防詐領域的傑出表現,近半年即獲包括史蒂夫商業獎、亞洲銀行與財金雜誌、金管會、銀行公會等多個國內外權威機構肯定,獲獎數近十座,今年9月行政院長卓榮泰,更親自蒞臨國泰世華表揚其在反詐領域的表現。

國泰世華今年更攜手同業進行「聯邦學習防詐實證計畫」,試圖解決金融業在樣態同步及偵測上的時效痛點,並於本次金融科技展進行主題分享。該實證案運用CaFe聯邦學習框架進行反詐模型訓練,其具有高部署彈性及高安全的特性,讓金融業可在不交換客戶資訊下,就能實現高效且安全的數據反詐應用,有效解決傳統金融業面臨的數據孤島問題。此次「聯邦學習防詐實證計畫」的成功,開啟金融業在科技打詐的一大步,也預示未來聯邦學習技術在其他金融場景中的應用可能性。

國泰世華透過影片、實體展和金融營隊,揭露各式詐騙手法,傳授防詐訣竅,讓反詐知能變成人人都能擁有的「知識盾」,在主攤位即設置「反詐電話亭」,參觀者會接到模擬詐騙電話,一步步學習如何識破詐騙集團

國泰世華透過深化金、警即時通報合作、定期以開設識詐阻詐研習班,培訓反詐種子行員等方式,擴大臨櫃聯防攔阻成效,打造出強而有力的「關懷盾」及「聯盟盾」;在數位與數據技術上則有「AI偵測金流」、「智能貼標」等措施,強化預警機制,幫助行員第一時間精準的識別潛在風險;CUBE App亦有「卡片安全鎖」功能,讓民眾用手機就能遏止盜刷情事,以多項先進的數位運用形成「科技盾」。

成功 打詐 詐騙集團

延伸閱讀

台灣詐騙金額驚人 周春米大專社團博覽會宣導青年防詐

中信特攻籃球隊開幕賽 啦啦隊女神李多慧錄影宣導反詐

警察不執行防詐勤務反而「自詐」加班費2241元 下場慘了…

證交所限定版乖乖 趣味防詐

相關新聞

考量川普關稅仍在未定之天 金管會限空令繼續再延一周

美國總統川普4月公布對等關稅計畫,攪得全球股市天翻地覆,雖然台股最近兩周逐步走穩,但考量美國關稅政策、以及與各國談判結果...

獨/華南金世代交替 民股副董林明成交棒長子林知延出任金控副董

華南金控展開世代交替。據了解,已擔任華南金副董事長快20年的民股大股東林明成,此次改選之後,將不再續任華南金董事,交棒給...

金管會宣布「同意新新併」 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

金管會今天宣布,同意台新金融控股公司(下稱台新金控)與新光金融控股公司(新光金控)以換股方式進行合併。

台企銀董座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請辭 三接替人選呼聲高

據了解,為了能在立法院開議之前把董座請假風波告一段落,避免造成執政團隊的困擾,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口頭請辭,台...

大S病逝日本!專家提醒旅平險別買錯 「法定傳染病」僅4家有賠

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由於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有保險業者提醒在海外遇到疾病或意外,「有沒有買對保險」很重要。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透露,台灣目前旅平險有提供包含法定傳染病選擇的,僅有美商安達、台灣產物保險,旺旺友聯、南山人壽這4個選擇。

大S赴日旅遊因病過世 專家說海外遇此事「有沒有買對保險」超重要

藝人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過世,享年48歲,震驚國內。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台灣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