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旅程受阻…台南規模5.7地震 高鐵突斷電被迫停歸仁段軌道

年前遇車禍!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起火 8人送醫2大3小命危

地牛1分鐘連續翻身!台南地震規模最大5.7 全台有感搖晃

國銀新南向放款看增2,000億 全年拚雙位數成長

金管會統計,今年9月底國銀對新南向18國放款餘額1兆7,787億元,月增107億元,累計前九月新增放款量1,932億元。   路透社
金管會統計,今年9月底國銀對新南向18國放款餘額1兆7,787億元,月增107億元,累計前九月新增放款量1,932億元。 路透社

金管會統計,今年9月底國銀對新南向18國放款餘額1兆7,787億元,月增107億元,累計前九月新增放款量1,932億元,銀行圈指出,9月美國啟動降息循環,新南向經濟動能穩,兩大利多助攻國銀第4季新南向放款動能,全年新增放款量可望衝破2,000億元大關。

一旦全年新增放款量衝破2,000億元,將是至少近六年來次高。新高紀錄是2022年受惠疫後遞延資金需求爆發,全年大增2,657億元。

若以年度新增放款目標來看,今年前九月新增放款1,932億元,已是全年放款目標額634億元的三倍,是連續第七個月超標達陣。

國銀對新南向18國放款餘額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國銀對新南向18國放款餘額 圖/經濟日報提供

9月美元對台幣續貶0.8%,使換算成台幣計價的放款量僅月增107億元,顯示美元貶值讓新增放款量「縮水」。若以9月底美元匯率31.688元換算,9月底國銀新南向放款餘額561.32億美元,月增7.78億美元。

銀行圈認為,10月美元對台幣轉升值,有利換算成台幣計價的放款量,10月國銀新南向放款量可望續增。

金管會公布國銀新南向放款統計。今年首季美元走強,新增放款量1,207億元攻頂,第2季美元持平,卻因企業作帳還款使放款量增額降到362億元,第3季美元走貶,新增放款量僅363億元。

累計前三季新增放款量1,932億元,推升9月底國銀新南向放款餘額攀升到1兆7,787億元,年增9.63%,全年有機會挑戰雙位數成長。

金管會指出,累計前三季放款量增加是因新南向國家經貿活絡,資金需求增加,又以印度、澳洲、新加坡等三大市場,有新增授信案。

據金管會統計,國銀對印度市場,累計前九月新增放款量大增953億元傲視群雄,澳洲放款大增928億元次之,新加坡也增加了425億元,第四大是菲律賓增加120億元。

若以單月來看,9月單月澳洲新增放款量大增153億元,是印度新增52億元的近三倍,顯示澳洲市場資金需求轉趨熱絡。

新南向 澳洲 金管會

延伸閱讀

澳洲消防猛男要來了! 訪屏東3天台澳消防上演排球大戰

太陽聯盟涉吸收軍人拿五星旗宣告投降、提供航線圖 10人起訴

金管會否決中信金公開收購新光金 立委質疑不公平 彭金隆做出二回應

第三家國銀進軍美國德州 金管會准玉山銀申設達拉斯辦事處

相關新聞

鑑價嚴 利率升 公銀非首購調至逾3%

公股金融圈人士透露,由於房價鬆動,已有不少蛋白區的地區,尤其是在中南部傳出房價下跌百分之十、廿不等,多家行庫下達指令,要...

楊金龍看川普挑戰是「不確定性」 Fed降息步調恐生變

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勝出後,美國聯準會(Fed)還是如期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主席鮑爾也表態Fed主席位子會做到...

獨/刑事警察局邀金融業開會 全面瞄準撤除社群平台非實名制廣告

知情人士透露,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今日上午大陣仗找全體金控業者以及包括銀行、證券、保險、金融總會等泛金融業同業公會,及...

獨/社群詐騙太猖獗 兆豐領銜逾10家大型銀行對社群平台抽廣告

社群平台詐騙太猖獗又不願執行實名制,銀行忍無可忍終下殺手鐧,據透露,兆豐銀行已串聯八大行庫以及多家大型民營銀行,一起加入...

整理包/換新鈔囉!時間、規定一次看 手機一掃速查最近提領據點

紅包準備好了嗎?春節前換新鈔的時候到了!中央銀行9日宣布,今年新鈔兌換時間為1月20日至24日,共有8家金融機構、計有456間分行與郵局可兌換,《聯合新聞網》整理2025年新鈔兌換地點、流程、種類等各

獨/力推新新併...新壽員工安置方案曝光 年資滿31年者拿51個月優退金

新光人壽員工安置方案的版本內容曝光。根據新光人壽董事會已通過的內部安置方案文件,為了能夠讓員工願意留下來打拚,這次不但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