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冬日遊樂園開幕首日傳意外 男童玩「旋轉戰鬥機」後昏迷送醫

春節連假首日省道大致順暢 明5路段恐湧出遊車潮

獨/竹東黑幫「筍菇」遭鎖定 斜槓背景曝光!竟是知名吃播網紅

金融守護論壇11月19日登場/陳芬蘭:二路並進 保障客戶資產

華南金控暨華南銀行董事長陳芬蘭。華南金控/提供
華南金控暨華南銀行董事長陳芬蘭。華南金控/提供

失智盛行率攀升,如何透過政府機關、醫療機構、金融服務業各方力量落實照護政策及友善金融,是重要課題。華南金控暨華南銀行董事長陳芬蘭指出,華南銀行針對疑似失智及失智者客群,透過落實臨櫃關懷、運用安養信託兩大措施,協助客戶保障資產;針對尚未罹患失智症、具有危機意識的客群,則推出專屬退休網站,提醒國人及早做準備。

經濟日報與華南銀行將於11月19日共同舉行「金融守護論壇—失智友善  信託未來」,陳芬蘭將出席致詞,華南銀行總經理黃俊智將參與主題座談,華南銀行副總黃守良進行專題演講。

台灣即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每五個人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人,再加上相關單位調查顯示,台灣65歲以上失智盛行率達到了8%,亦即100位65歲長者中約有八位可能罹患失智症。此外,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及老化速度,依照國發會人口推估及失智盛行率推算,2050年全台失智總人口就會超過85萬人,占全國人口比率約4%,失智人口成長快速,已經是非常重要議題。

華南銀行針對疑似失智及失智者客群,透過兩大措施協助客戶保障資產。首先是落實臨櫃關懷,藉由教育訓練提升分行人員對失智症的瞭解及認識,當客戶踏進華南銀行在全國186家營業單位時,都能確實地得到友善協助。

分行人員可以利用簡易Q&A初步辨識客戶是否為疑似失智及失智者,若客戶有失智或疑似失智時,將會建議客戶與家屬討論後及早就醫、申請法院輔助或監護宣告、或與其親屬共同辦理金融業務。透過不同作法因應,期能提供疑似失智者或失智者平等及合理的服務,並兼顧保障其財產安全。

其次是運用安養信託,協助客戶保護資產安全。華南銀行表示,透過將資金交付信託,由信託業依照契約約定,定期撥付生活費、照護費或臨時性的醫療費用,可以避免資金被親友覬覦或被詐騙集團詐騙,強化資金管理。

此外,如果客戶是為了預防未來失智症發生而預先規劃,更可採用預開型安養信託的架構,在還沒發生失智症症狀前,提前將資金交至信託專戶內,享有較低廉的信託管理費率,直到需要這筆資金時,再請信託業啟動信託給付當下所需費用,透過多元的信託機制協助客戶及早準備未來的安養費用。

另外,華南銀行也針對尚未罹患失智症、具有危機意識的客群,協助退休規畫。依照最新失智症餘命調查顯示,65歲至70歲失智症患者餘命約為12年,以每人每年平均醫療費用計算,失智症患者比非失智症患者每年須多準備約21萬,若以12年之餘命計算,總共需額外準備約252萬元。

失智症 華南銀行 詐騙集團

延伸閱讀

近80歲退休師「忘東忘西」非失智 醫:及早診斷有機會逆轉

診斷腦部 新竹馬偕將導入最新人工智能電腦斷層掃描儀

吉安鄉土豆劇團阿公阿嬤演給你看 宣導如何辨識失智症徵兆

預防失智!1招比社交互動更有效

相關新聞

鑑價嚴 利率升 公銀非首購調至逾3%

公股金融圈人士透露,由於房價鬆動,已有不少蛋白區的地區,尤其是在中南部傳出房價下跌百分之十、廿不等,多家行庫下達指令,要...

楊金龍看川普挑戰是「不確定性」 Fed降息步調恐生變

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勝出後,美國聯準會(Fed)還是如期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主席鮑爾也表態Fed主席位子會做到...

獨/刑事警察局邀金融業開會 全面瞄準撤除社群平台非實名制廣告

知情人士透露,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今日上午大陣仗找全體金控業者以及包括銀行、證券、保險、金融總會等泛金融業同業公會,及...

獨/社群詐騙太猖獗 兆豐領銜逾10家大型銀行對社群平台抽廣告

社群平台詐騙太猖獗又不願執行實名制,銀行忍無可忍終下殺手鐧,據透露,兆豐銀行已串聯八大行庫以及多家大型民營銀行,一起加入...

讓日企也道歉!大谷50轟球獎落台灣 買家「優式資本」公司背景曝光

大谷翔平50轟球買家出聲了!優式資本發聲明指出,這顆破歷史記錄的50轟紀念球是全世界許多棒球迷心目中的聖杯,因此他們把這...

新新併成史詩級併購教案!金管會擬檢討相關法規 明年上半年定案

台新金(2887)、中信金(2891)齊搶新光金(2888),合意對上非合意併購,凸顯併購法規不足。金管會銀行局長莊琇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