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才剃平頭陪父抗病 曹雅雯揭噩耗「爸爸走了」:再也沒有病痛

賠慘!台中賓士男酒駕突右偏 連撞23車才停下

反毒基金會 辦司法處遇研討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右十起)、法務部政務次長徐錫祥、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張斗輝、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左11起)、美國緝毒署教育基金會董事Thomas M. Harrigan及全美毒品法庭專業人士協會執行長Carson Fox等人合影。中信反毒教育基金會/提供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右十起)、法務部政務次長徐錫祥、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張斗輝、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左11起)、美國緝毒署教育基金會董事Thomas M. Harrigan及全美毒品法庭專業人士協會執行長Carson Fox等人合影。中信反毒教育基金會/提供

中信反毒教育基金會昨(7)日再度攜手法務部、衛福部、臺灣高等檢察署、臺灣毒品處遇政策研究學會、國家衛生研究院、臺灣成癮學會、美國毒品法庭專業人士協會及美國司法部緝毒署教育基金會,共同舉辦「2024提升台灣毒品司法處遇成效」國際研討會。據臺灣高檢署數據顯示,緩起訴處分者於期滿後二年內再犯比率,從31.9%下降至21.9%,顯示目前台灣的多元處遇反毒策略已略見成效。

總統賴清德發布新世代反毒行動綱領3.0,未來四年預計再投入150億元,目標將台灣人口終其一生曾使用非法藥物的人數比率降至1%。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自2018年起攜產官學界辦理國際研討會,為台灣毒品司法處遇獻策。這次研討會,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法務部政務次長徐錫祥、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張斗輝、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及中信反毒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等,超過340位專家及貴賓與會。

除了分享美國毒品司法處遇值得借鏡的地方外,也藉由國內許多專家學者共同交流,為台灣在實務運作上的挑戰,尋找解方。

臺灣高等檢察署7月在毒品再犯防制聯繫平台會議時特別提到,自2019年12月底通過修正《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4條,新增加緩起訴多元處遇之法律授權後,緩起訴處分者於期滿後二年內再犯比率,從31.9%降至21.9%,顯示台灣反毒策略已略見成效。

中信反毒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出席活動時表示,成癮防制需要不斷的修正及調整,更需要跨專業領域共同合作,集眾人之力才能達成。希望透過中信反毒教育基金會的力量,可以協助政府,並結合產官學共同努力,建構一個屬於台灣成癮防制的社群網絡平台,讓各位專家學者能有更多交流與互相學習的場域。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指出,感謝辜仲諒大力支持,2018年就引進國際間毒品處遇措施,提供台灣政府在政策制定上諸多參考。

根據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出版的「2023年世界毒品報告」,全球平均過去一年使用過非法藥物的盛行率為5.8%,賴總統延續過去施政重點,持續推動「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3.0」,促使反毒政策更精緻化,希望針對不同類型觸毒者,包含女性藥癮者、藥癮者家庭、青少年等提供更符合需求的具體策略。

毒品 中信

延伸閱讀

中信反毒教育基金會辦國際研討會 為毒品司法處遇獻策

中信盃黑豹旗青棒賽 開打

【即時短評】台灣棒球排名被拖累 辜仲諒不會沒有責任

中職/曝王光輝當年特別選秀的堅持 周思齊:我是他第2好的投資

相關新聞

新台幣盤中勁揚近3角 對等關稅談判沒進度升值壓力大

新台幣對美元匯率12日以29.900兌一美元小升2分開盤,隨即一路向上挺進,上午盤最高升抵29.625兌一美元,勁揚2....

川普再施壓喊Fed應降息 台灣央行下周決策會議登場

台灣中央銀行將於下周四(6月19日)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市場關注在美國總統川普公開呼籲聯準會(Fed)大幅降息的背景下,...

解除限空令 彭金隆比喻:手伸久會酸 保持下次出手力道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對金管會解除限空令指出,未來很難預料,金管會仍戒慎恐懼,先前採取限空令,是因為市...

學者批保單強制執行修法結果:虐兒保姆和性侵者躲在豁免額保護傘下

保險法和保單強制執行的相關修法,本周三在財委會完成初審,專精保險法的政大法學院副院長兼系主任葉啟洲認為,財委會修改政院版...

新台幣重啟升勢 強漲逾1.4角站上30.1元

美中互降關稅令市場不確定性降低,加上美國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速放緩,美元指數下挫,新台幣重啟升勢,14日強升1...

最會併購的銀行家 吳東亮:台灣應拚進世界百大銀行

台新金歷經13次大小併購,雖然過去因彰銀困局深陷17年才脫身,但最後成功合併新光金,躋身台灣前4大金控。最大推手台新金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