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民黨齊聚北檢被警認違法集會 謝龍介鼓勵群眾「散步」

美國連36季蟬聯國銀最大曝險國 對美中的曝險規模差距寫史上最大

國銀對中國大陸曝險持續縮水,進而導致國銀對美與對陸的曝險規模差距擴大至1,290億美元,締造史上最大紀錄。聯合報系資料照
國銀對中國大陸曝險持續縮水,進而導致國銀對美與對陸的曝險規模差距擴大至1,290億美元,締造史上最大紀錄。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國聯準會釋出降息訊號,吸引國人大舉加碼美國基金與美國股票與債券,中央銀行27日公布第2季國銀國家風險統計,美國連36季蟬聯國銀最大曝險國,但國銀對中國大陸曝險持續縮水,進而導致國銀對美與對陸的曝險規模差距擴大至1,290億美元,締造史上最大紀錄。

近年來,國銀持續加碼對美投資、減碼對中曝險,促使兩者差距日益擴張。央行金檢處副處長謝人俊指出,以直接交易對手基礎而言,自2015年9月開始,對美曝險連36季超過中國,美中曝險差距從2023年6月破千億、達1,110億美元,今年6月擴大到1,290億美元,為歷史最大紀錄。

謝人俊指出,以直接交易對手基礎而言,今年第2季,美國已連36季蟬聯國銀最大曝險國,曝險金額1,753.19億美元,季增36.97億美元。排名第二的中國大陸,曝險規模462.58億美元,占比下降到7.89%,為歷史最低,季減2.52億美元。

對於國銀曝險「棄中投美」,謝人俊分析,主要是自疫情爆發開始,中國大陸經濟低迷,加上國際供應鏈重組,生產基地自中國大陸移出、轉到其他國家,導致國銀對中國大陸曝險一路下滑,今年第2季則是受到資金拆存與放款減少,以及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影響。

另外,國銀對美曝險近兩季明顯增加,主要是聯準會在9月啟動降息前已釋出訊號,吸引國內投資人加碼對美國的基金投資與政府債券。

央行統計顯示,今年第2季底,國銀曝險前十大國家(地區),依序為美國、中國大陸、盧森堡、澳大利亞、香港、日本、英國、新加坡、韓國及法國,合計4,340億美元,占直接交易對手基礎外國債權餘額的74%。

國際上計算債權餘額方式有兩種基礎,一種是直接交易對手基礎,另一種是保證人基礎。直接交易是看公司註冊所在地,如果跟日本公司做交易,就算對日曝險,保證人基礎則看最終債務人,若是和位在日本的美國分公司做交易,最終曝險會回歸母公司、將計入對美國的曝險而非日本。

以最終保證人基礎而言,國銀曝險前十大國家依序為美國、中國大陸、盧森堡、日本、澳大利亞、香港、法國、韓國、開曼群島及英國,合計4,257億美元,占保證人基礎外國債權淨額的74.04%。

美國聯準會

延伸閱讀

貿易戰升溫 墨西哥超越大陸成美國最大進口來源國

川普前國安顧問:大陸欲輸出「馬列主義」 是美國史上最大威脅

石破茂10月1日將成新日相 能順利應對外交季?首要課題是這事

NBA/詹柯杜已老!歐尼爾預言:美國男籃2028年終結金牌連霸

相關新聞

獨/華南金世代交替 民股副董林明成交棒長子林知延出任金控副董

華南金控展開世代交替。據了解,已擔任華南金副董事長快20年的民股大股東林明成,此次改選之後,將不再續任華南金董事,交棒給...

金管會宣布「同意新新併」 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

金管會今天宣布,同意台新金融控股公司(下稱台新金控)與新光金融控股公司(新光金控)以換股方式進行合併。

台企銀董座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請辭 三接替人選呼聲高

據了解,為了能在立法院開議之前把董座請假風波告一段落,避免造成執政團隊的困擾,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口頭請辭,台...

大S病逝日本!專家提醒旅平險別買錯 「法定傳染病」僅4家有賠

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由於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有保險業者提醒在海外遇到疾病或意外,「有沒有買對保險」很重要。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透露,台灣目前旅平險有提供包含法定傳染病選擇的,僅有美商安達、台灣產物保險,旺旺友聯、南山人壽這4個選擇。

大S赴日旅遊因病過世 專家說海外遇此事「有沒有買對保險」超重要

藝人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過世,享年48歲,震驚國內。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台灣保...

勞工3月大分紅!新制勞退基金2024年大賺6,989億 平均每人分紅5.5萬元

勞工2025年3月分紅可期。因受惠於AI浪潮,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