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客攻擊激烈 資安險投保需求近六年成長快5倍

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在駭客攻擊日益頻繁當下,產業界投保資安險的意識愈來愈強,112年自然險的保費收入已從六年前、107年的8908萬元增至5.28億元,在投保的產業類別上也洗牌,107年至110年以金融保險業投保占比最高,111年起電腦及周邊設備業、半導體業保費收入已超過金融保險業,顯示相關產業開始重視資安風險。
金管會也分析在資安險的各類別的保費收入當中,資安綜合保險的比重占比最高,大約有三成,保障範圍也是最大。此外資料責任保護險主要著重的是個資外洩賠償責任,也有相當的承保比重。
金管會指出,隨著資訊科技快速進步,電子商務交易蓬勃發展,尤其在生成式人工智慧或雲端技術等快速推動下,網路威脅亦與日俱增,企業在追求數位轉型除越來越依賴IT(資訊科技)、IoT(物聯網)等數位服務,並導入雲端運算等創新技術以提升企業競爭力,倘公司沒有充分防範網路相關風險,恐影響公司繼續營運能力及相關損害,因此如何強化資安風險管理尤其重要。
金管會也提醒,企業除優化資安防護及應變措施,以精實資安作業韌性外,亦應重視資安事故發生時之風險有效移轉,藉由適時評估投保資安保險,完善風險管理,以確保企業得以在安全之基礎上穩定成長。
目前市售資安保險商品,除針對大型企業資安需求客製化商品外,金管會也特別的提醒,亦有提供中小型企業投保的資安保險商品,包括(1)資訊系統不法行為保險,主要承保被保險人因第三人不法入侵電腦系統,所致資金或其他財產的損失;(2)資料保護責任保險,保障因個資外洩所生對第三人依法應負之賠償責任;及(3)資訊安全綜合保險,保障範圍包括被保險人受網路攻擊、電腦勒索或管理錯誤行為等所致財產損失,以及對第三人依法應負賠償責任等。
金管會表示,伴隨數位經濟加速發展,包括資訊服務業、貿易百貨業、教育及文化產業及其他行業,除廣泛運用網路服務且保有大量個資,倘受到網路攻擊恐造成業務中斷及資料外洩等損害,因此透過資安保險進行風險移轉,實為企業永續經營重要策略。企業在建置軟、硬體之資訊安全防護機制外,可依所屬業務屬性、經營發展需要,選擇投保適合的資安保險商品以移轉資安風險,確保企業穩健經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