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家/輝達應許之地?台電CR1今評選 這兩大集團出手了

司法院證實:收到民進黨立委針對憲訴法暫時處分具狀聲請

LINE免費貼圖5款!OPEN小將免任務爽用半年 樂高喊新年吉祥話快下載

國銀中小企放款 增速趨緩

2024年7月底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攀升到10兆953億元。 聯合報系資料照
2024年7月底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攀升到10兆953億元。 聯合報系資料照

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7月底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攀升到10兆953億元,單月僅增加126億元,增額是近五年同期最低,累計前七月增加3,289億元,目標達成率78%,金管會認為,全年達標審慎樂觀。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說,7月單月增額減速,有五大原因,一、政府不動產管控政策讓建商對建築購地貸款和開發,偏向保守觀望,土建融完工後,建商也加速還款,二、營運周轉金還款潮浮現、三、聯貸案還款。

近五年國銀對中小企放款 圖/經濟日報提供
近五年國銀對中小企放款 圖/經濟日報提供

四、中小企業戶「升級」改歸類為大企業放款。依規定,中小企業實收資本額是1億元以下,中小企業戶逐年「長大」後就改歸類為大企業,五、企業戶也觀望美國9月利率政策而對投資布局,先採謹慎態度。

7月因6月高基期,因此單月成長率較低,累計前七月增加3,289億,仍達到史上最高放款增額目標量4,200億元的78.3%,與前七月依增速達標58%來看,腳步加快,金管會對全年達標審慎樂觀。

銀行主管說,觀察中小企業放款動能,有兩大關鍵,一是出口,二是房市(因建商多屬中小企業戶),台灣8月出口受惠季節性拉貨及7月颱風出口遞延,優於預期,仍以AI零組件需求做主要支撐,其餘電子產品外也因庫存水位不高,讓拉貨動能維持一定水準。

但央行昨宣布加碼房市管制力道,估將重擊房市交易量,尤其是餘屋貸款最高成數再砍到三成,讓銷售不如預期的建案雪上加霜,建商一旦無法減降融資金額到餘屋貸放成數的三成,恐將變成銀行呆帳,也埋下放款動能的隱憂。

兩大力道的多空拉鋸,及央行再度升存準率,也讓市場資金轉緊,第4季中小企業放款動能強弱仍需觀察。

金管會昨公布7月底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10兆953億元,月增126億元或0.13%,增額是近五年同期最低。

累計前七月增加3,289億元,是史上同期第四大,僅低於2020年至2022年這三年因疫情期間,政府推出紓困和振興貸款的「政策紅利」,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小企業資金需求殷切,銀行放款動能強勁。

據數據顯示,今年前七月放款量前五大者,是兆豐銀、永豐銀,各增加504億元及437億元,中信銀也增加347億元,彰銀(2801)與玉山銀也各增加逾300億元,顯示公民營銀行全力衝刺中小企業放款。

若以放款餘額來看,7月底中小企業放款餘額最高的前五大,是第一銀、合庫、華南銀、台企銀和兆豐銀,清一色都是公股行庫,合計市占率達四成,其中第一銀放款餘額達9,465億元市占約9%居首。

成長率 疫情 餘額

延伸閱讀

金管會宣布不同意中信金公開收購新光金

跳槽族薪轉戶成為人頭戶新破口 金管會通令銀行要做這些事

是否核准中信金公開收購 銀行局副局長提出三點聲明

金管會:銀行房貸無瀕滿水位問題 籲支持首購需求

相關新聞

鑑價嚴 利率升 公銀非首購調至逾3%

公股金融圈人士透露,由於房價鬆動,已有不少蛋白區的地區,尤其是在中南部傳出房價下跌百分之十、廿不等,多家行庫下達指令,要...

楊金龍看川普挑戰是「不確定性」 Fed降息步調恐生變

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勝出後,美國聯準會(Fed)還是如期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主席鮑爾也表態Fed主席位子會做到...

獨/刑事警察局邀金融業開會 全面瞄準撤除社群平台非實名制廣告

知情人士透露,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今日上午大陣仗找全體金控業者以及包括銀行、證券、保險、金融總會等泛金融業同業公會,及...

獨/社群詐騙太猖獗 兆豐領銜逾10家大型銀行對社群平台抽廣告

社群平台詐騙太猖獗又不願執行實名制,銀行忍無可忍終下殺手鐧,據透露,兆豐銀行已串聯八大行庫以及多家大型民營銀行,一起加入...

讓日企也道歉!大谷50轟球獎落台灣 買家「優式資本」公司背景曝光

大谷翔平50轟球買家出聲了!優式資本發聲明指出,這顆破歷史記錄的50轟紀念球是全世界許多棒球迷心目中的聖杯,因此他們把這...

新新併成史詩級併購教案!金管會擬檢討相關法規 明年上半年定案

台新金(2887)、中信金(2891)齊搶新光金(2888),合意對上非合意併購,凸顯併購法規不足。金管會銀行局長莊琇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