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銀新卡搶市奏效 8月發卡量衝至11.9萬張居冠

前5大發行信用卡銀行8月數據出爐,受惠於暑假帶動國內外旅遊、餐飲刷卡需求,中信銀簽帳金額新台幣607.3億元、流通卡數936.1萬張位居第1;此外,玉山銀推新卡玉山Unicard,帶動8月單月發卡量達到11.9萬張,擠下台新銀成為當月發卡王。

根據各家銀行公布信用卡8月數據,簽帳金額第1為中信銀607.3億元,國泰世華銀以600.5億元緊跟在後,依序為北富銀478.04億元、玉山銀456.9億元和台新銀的412.55億元,合計5家銀行8月簽帳金額2555.2億元。

發卡部分,由玉山銀的11.9萬張奪冠,台新銀從7月的13.5萬張減少至8.8萬張,排名第2;其餘依序為中信銀7.5萬張、北富銀5.2萬張和國泰世華銀的4.6萬張。

玉山銀指出,今年8月12日推出玉山Unicard,提供簡單選、任意選、UP選3大方案,和訂閱制回饋計劃、全新e point,挹注更多發卡動能。

玉山銀指出,8月的單月簽帳金額為456.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累計前8月簽帳金額為417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創下8月單月及年度累積新高。

中信銀指出,前8個月信用卡消費金額合計5348億元,持續創下歷年新高紀錄,較去年同期成長7%,主要為民眾出國旅遊及外出用餐需求增加,帶動海外消費、旅遊、餐飲、超市、超商等消費金額持續成長。

國泰世華銀表示,受惠旅遊及海外消費等簽帳金額成長,加上國泰世華CUBE卡各項權益方案有效吸引刷卡消費,8月信用卡簽帳金額為600.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0.5億元,累計前8月簽帳金額為5001億元。

國泰世華銀指出,國內外旅遊需求持續熱絡,海外簽帳較去年同期成長逾50%,整體旅遊消費成長20%。暑假

購物聚餐需求高,主要百貨、電商及餐飲簽帳亦較去年同期成長逾20%。

北富銀8月信用卡刷卡額達478.04億元,因8月入帳天數較7月少3天,刷卡額月減45億元,但相比2023年同期仍成長2%。

北富銀表示,8月刷卡額主要來自量販超市及海外消費,其中Costco聯名卡因卡量帶動整體刷卡量,貢獻比居最大宗;後續信用卡策略持續聚焦旅遊經營,並已著手規劃9月蘋果新機購機潮、百貨週年慶及電商雙11旺季,以提供更多刷卡優惠滿足卡友消費需求。

台新銀8月信用卡刷卡額達412.55億元,寫史上同期新高,年增6%,主因適逢暑假旺季,帶動國內外旅遊、餐飲及海外消費成長,累計前8月刷卡額年增已近15%。

台新銀指出,第4季逢百貨週年慶、網購雙11、雙12等消費大檔,且有聖誕跨年聚餐、旅遊及海外消費等動能存在,均為信用卡主力經營的消費場域。

外銀部分,星展銀行(台灣)表示,今年信用卡整體刷卡金額的成長主要來自於信用卡換發,以及持續推出優於市場的促刷活動;8月流通卡數327.2萬張、簽帳金額為219.14億元,截至今年8月海外實體刷卡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逾2成。

星展銀表示,第4季適逢iPhone 新機上市、百貨周年慶、雙11、旅遊甚至是年底大額保費扣繳等消費議題及檔期,將持續提供多樣化的促刷優惠,預期可帶動刷卡金額持續穩健成長。

刷卡 消費

延伸閱讀

研調:8月電芯價格延續跌勢 9月或迎來需求好轉

大陸首創 北京開通地鐵外籍遊客持信用卡「刷卡」乘坐

國泰世華寵果粉 刷卡買蘋果iPhone16新機最高享13%回饋

英籍遊客信用卡遭鎖住 澎湖警相助獲來信感謝

相關新聞

鑑價嚴 利率升 公銀非首購調至逾3%

公股金融圈人士透露,由於房價鬆動,已有不少蛋白區的地區,尤其是在中南部傳出房價下跌百分之十、廿不等,多家行庫下達指令,要...

楊金龍看川普挑戰是「不確定性」 Fed降息步調恐生變

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勝出後,美國聯準會(Fed)還是如期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主席鮑爾也表態Fed主席位子會做到...

獨/刑事警察局邀金融業開會 全面瞄準撤除社群平台非實名制廣告

知情人士透露,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今日上午大陣仗找全體金控業者以及包括銀行、證券、保險、金融總會等泛金融業同業公會,及...

獨/社群詐騙太猖獗 兆豐領銜逾10家大型銀行對社群平台抽廣告

社群平台詐騙太猖獗又不願執行實名制,銀行忍無可忍終下殺手鐧,據透露,兆豐銀行已串聯八大行庫以及多家大型民營銀行,一起加入...

讓日企也道歉!大谷50轟球獎落台灣 買家「優式資本」公司背景曝光

大谷翔平50轟球買家出聲了!優式資本發聲明指出,這顆破歷史記錄的50轟紀念球是全世界許多棒球迷心目中的聖杯,因此他們把這...

新新併成史詩級併購教案!金管會擬檢討相關法規 明年上半年定案

台新金(2887)、中信金(2891)齊搶新光金(2888),合意對上非合意併購,凸顯併購法規不足。金管會銀行局長莊琇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