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汪小菲和館長直播吃飯 百萬網紅驚呼「變超多」:比很多富二代強

孤立、飆罵、過勞...公視傳霸凌 員工提告、勞檢判違法

地震!上午11時27分台東海端規模3.5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3級

「房貸之亂」驚動政院 部會不同調使銀行成為夾心餅乾

「房貸之亂」驚動政院   部會不同調使銀行成為夾心餅乾。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房貸之亂」驚動政院 部會不同調使銀行成為夾心餅乾。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史上規模最大的房貸「限貸令」從7月起已席捲整個金融圈,而且恐怕直至今年底,越來越多的房貸戶都將「求貸無門」,尤其央行日前再找國銀去喝咖啡,要對整個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對房貸戶更是「雪上加霜」。

然而,今日罕見由財政部、金管會集體出動調查八大行庫、全體國銀是否有「限貸令」,據了解是因為這場「房貸之亂」已驚動政院出手,不能讓銀行的不動產管制,反而引發民眾買房自住卻「求貸無門」、傷害居住正義實現。

台灣金融市場這幾年來,陸續歷經防疫保單之亂、ETF之亂,現在最新的則是房貸之亂,想要貸房貸卻貸不到,尤其首購族更受衝擊。然而房價不斷高漲,也引立委質疑是否國銀不動產放款太集中是成為推高房價的主因,所以央行也出面約談全體國銀要求對不動產放款進行「總量管制」。

只是這一管,更加茲事體大,尤其八大行庫頭上公公婆婆最多,財政部、金管會、央行,其中,央行要求總量管制,把不動產放款水位下降,但財政部和金管會又不希望看到這種「限貸令」引發民怨,夾處於央行、財政部之間「左右手不同調」,令行庫不知如何是好。此外據了解,房貸求貸無門的申訴案件,近來在金管會已經「暴漲」,躍為近期來申訴最多的案件,也使不僅財政部調查八大行庫,金管會也得出手調查全體國銀,來為民怨「止血」。

一家大型行庫主管私下直言,總量要減降,在有限的額度裡:「當然是放給收益率高的放款!」由於土建融利率比房貸利率高得多,倘若有資源,一定會往土建融集中,如此一來,更排擠房貸資金,尤其是首購族的房貸利率最低,特別是青安房貸,恐怕首當其衝被排擠。

另二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在於由於銀行法第72條之2的限制,以及風險性放款對資本適足率管控影響,一是已發生有銀行放審會已差不多要核准的土建融案,建商突然獲銀行通知撤件、二是建商的整批性分戶房貸,原本說要參與的銀行臨時說不得不「抽腿」,原因就在於不動產放款的資金緊縮,結果建商竟然要客戶「自己想辦法找銀行」,讓購屋民眾傻眼,這恐怕又將掀起另一場台灣的「房貸之亂」。

行庫主管也私下指出,即使央行要作總量管制,也必須個別檢視對自用住宅房貸,以及其他不動產放款各占多少比重,否則總量管制政策一出來,傷害最深反而是首購族。

此外,財政部也在21日發布新青安人頭戶問題最新調查結果,統計顯示有73件違規使用,人頭戶有39件,對於新青安先前成為眾矢之的,行庫主管則指出,現在的「限貸令」,恐將使新青安的新申請案及核貸案自8月起大幅減少。

財政部 房貸 央行

延伸閱讀

想辦新青安房貸注意!又一家公股行庫房貸滿水位要排隊

未來一年借房貸恐變難…交報告後還有這關 銀行圈:這次楊金龍是玩真的

央行邀34家國銀總座喝咖啡 要求自提1年房貸降溫方案、籲資源流向首購族

苦主現身說法 謝金河、楊繡惠、許貴雅任政院打詐大使

相關新聞

新台幣盤中勁揚近3角 對等關稅談判沒進度升值壓力大

新台幣對美元匯率12日以29.900兌一美元小升2分開盤,隨即一路向上挺進,上午盤最高升抵29.625兌一美元,勁揚2....

川普再施壓喊Fed應降息 台灣央行下周決策會議登場

台灣中央銀行將於下周四(6月19日)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市場關注在美國總統川普公開呼籲聯準會(Fed)大幅降息的背景下,...

解除限空令 彭金隆比喻:手伸久會酸 保持下次出手力道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對金管會解除限空令指出,未來很難預料,金管會仍戒慎恐懼,先前採取限空令,是因為市...

學者批保單強制執行修法結果:虐兒保姆和性侵者躲在豁免額保護傘下

保險法和保單強制執行的相關修法,本周三在財委會完成初審,專精保險法的政大法學院副院長兼系主任葉啟洲認為,財委會修改政院版...

新台幣重啟升勢 強漲逾1.4角站上30.1元

美中互降關稅令市場不確定性降低,加上美國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速放緩,美元指數下挫,新台幣重啟升勢,14日強升1...

最會併購的銀行家 吳東亮:台灣應拚進世界百大銀行

台新金歷經13次大小併購,雖然過去因彰銀困局深陷17年才脫身,但最後成功合併新光金,躋身台灣前4大金控。最大推手台新金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