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英國最高法院裁決跨女「不是女性」 J.K.羅琳抽雪茄、舉杯高調慶祝

影/國民黨4幹部涉造假連署清晨聲押 朱立倫喊話群眾:羈押庭再聲援

股房連動「慢半拍」 專家這麼看股災後房市走勢

房市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房市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受各方利空衝擊,台股昨(5日)下跌逾1800點,各界認為將影響房市。住商機構觀察內政部資料,自2003年SARS以來歷次股災,其中2008年金融海嘯、2011年美債危機、2015年中國股災及2022年FED停止QE等,當年度買賣移轉棟數與去年相比出現下跌。

但2003年SARS、2018年美中貿易戰及2020年COVID-19數次股災,當年度買賣移轉棟數反而成長。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不少民眾認為股市重挫可間接衝擊房市,期待搶進房市低點,不過房地產變現速度慢,雖說確有「股房連動」情形,惟房市表現總是慢半拍。且由於房市物件流動性低,市場傳聞投資客「賣房救市」恐怕遠水救不了近火,難有「拋售潮」出現。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今年上半年台股創新高,市場游資熱錢滿滿情況下,讓全台移轉棟數有感上升,惟下半年面臨股災,且國內各銀行房貸水位緊縮,加上政府仍維持打炒房態勢,房市能否延續買氣,有待市場觀察。

住商機構觀察自2003年SARS以來共7次股災,有4次股災當年度買賣移轉棟數出現下滑,其中與金融海嘯、美債危機、中國股災以及FED停止QE等國際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徐佳馨分析,全球股災造成長時間經濟危害,衝擊國家整體發展,雖說當時平均房貸利率並不高,但投資人受創慘烈,致使房市交易量難有表現。

其中,最值得關注是2015年中國股災,當時2016年買賣移轉棟數僅24.5萬棟,創下歷史低點,主因是「房地合一稅」初上路,重挫房市信心,交易量急縮,不過隔年因諸多區域房價盤整吸引買方回籠,加上當時並無打房新政,不動產市場立即谷底回升。

另外,若觀察近年全球天災如SARS、COVID-19,當年度買賣移轉棟數表現卻是更勝去年,甚至有買氣延續至隔年的趨勢。

賴志昶表示,2020年COVID-19侵襲台灣,央行立刻降息1碼,且美國無限QE(量化寬鬆),導致市場熱錢豐沛,資金流入房市;此外,2003年SARS當時土增稅減半徵收刺激不動產交易,SARS次年買賣移轉棟數高達41.8萬棟,可見政策與主要國家經濟策略對房市影響至深。

他表示,市場仍面臨「房地合一稅2.0」、預售屋禁轉售等閉鎖期影響,整體供給量低,購屋者若非事後諸葛,難抓到真正低點進場,惟未來除了股市震盪、美國大選等因素,目前銀行限縮房貸的隱憂仍在,購屋者除看大環境外,可多注意個案環境與條件,並備妥充足銀彈,才能在危機入市,買到真正具優勢的好屋。

台灣近期股災之房市表現。表/住商機構提供
台灣近期股災之房市表現。表/住商機構提供

房市 股災

延伸閱讀

台水研擬調整方案 李彥秀:現在調漲是對人民落井下石

圖表看時事/黑色星期一亞洲股災…台股暴跌1807點創紀錄 圖解台史上重大股災

8月業力之結!天災戰爭暗殺、股災齊發…占星師:5時間點特別危險

當前市場和1987年股災有相似之處?專家提醒當年經濟沒衰退

相關新聞

光陽內鬥 董事長柯勝峯宣布不續任

機車大廠光陽去年才邁入六十周年,公司將於下周三(十六日)舉行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經營權之爭卻浮上檯面。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昨...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科技業主管反而超容易失業?過來人曝「每年都戰戰兢兢」:養成3習慣保持競爭力

今天看到一篇科技業高管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文章,覺得很感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