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才表態加入中華隊…台裔費爾柴德遭紅人指定讓渡 移出大聯盟40人名單

塑膠微粒無所不在 研究指「1飲食行為」更直接吞下肚!6招助排塑膠毒

台股開低走低下跌近300點 台積電開跌19元

保險海外投資上限一旦腰斬 彭金隆:9兆資金匯回 不利房市降溫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一旦調降保險業海外投資上限,9兆資金大舉匯回,不利於房市降溫,而且大筆資金匯回,也會對匯率有衝擊。圖/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一旦調降保險業海外投資上限,9兆資金大舉匯回,不利於房市降溫,而且大筆資金匯回,也會對匯率有衝擊。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籍召委羅明才提案將壽險業者投資上限從45%降至25%,對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日在備詢時表示,估計約有9兆元資金會回流台灣,他也表示,由於保險法上已有賦予保險業者的資金可直接投資股市及房市,因此,一旦9兆資金大舉匯回,不利於房市降溫,而且大筆資金匯回,也會對匯率有衝擊。

立法院財委會今日就「如何促進保險業資金擴大參與公共建設,加速建設之推動」專題報告,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財政部長莊翠雲、央行副總裁嚴宗大,以及國發會、經濟部、交通部官員列席。

立委林德福詢問,修改海外投資上限,在國內公建投資上,能否增加更多籌碼?彭金隆回答,現在保險業投資公建,還有3兆元左右額度,其實已經足夠,但若海外投資上限從45%調降為25%的話,太劇烈的調整不適合,反而對國內資本市場及匯率都會產生重大的衝擊。

彭金隆表示,現在保險業總體資產32兆元,因此若通45%降至25%的修法,有9兆多元海外投資的金額必須減少、回來台灣,這樣的調降使壽險業者必須做海內外配置轉變。

央行副總裁嚴宗大答覆立委吳秉叡質詢時也指出,台灣是經常帳順差的國家,應讓資金投資到國外,不論是保險業或政府資金去投資國外,都是平衡經濟的作法。

吳秉叡質疑,若9兆元資金匯回,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不但可能大漲到25、26元,甚至美國還會說台灣操縱匯率,而且股市、房市還會被9兆元資金淹沒。

彭金隆說明,壽險業在海外的投資,多以長期固定收益的投資,尤其債券為主,倘若回來的話,債市規模恐怕也很難容納,另外資金會否走到股、房市,更難預期,因為這些就是保險業可投資的項目。他在答覆賴士葆質詢時也表示,這麼多資金回來,的確可能去投資股市或房市,例如最近房市很熱,業者想投資房市,本來就可根據保險法的空間直接進行投資。

彭金隆進而指出,通常業者投資海外債券,持有到10年的話,第10年會回本,但突然中途解約賣出,的確蒙受巨大損失,台灣短期拋售美債,會受到很大的損失,彭金隆表示,持債在海外投資,約7、8成以上,若拋售的確會產生資產非常大的衝擊,所以金管會對調整持保留態度,維持現狀較安全。

保險 房市

延伸閱讀

金管會:保險業資金回台 目前正是時候 兩大原因曝

彭金隆:台股波動受二大國際變數影響

保險錢進公建 官方祭誘因研擬三措施

吳秉叡撤選罷法版本沒用?周四仍可審查版本

相關新聞

台企銀董座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請辭 三接替人選呼聲高

據了解,為了能在立法院開議之前把董座請假風波告一段落,避免造成執政團隊的困擾,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口頭請辭,台...

大S病逝日本!專家提醒旅平險別買錯 「法定傳染病」僅4家有賠

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由於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有保險業者提醒在海外遇到疾病或意外,「有沒有買對保險」很重要。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透露,台灣目前旅平險有提供包含法定傳染病選擇的,僅有美商安達、台灣產物保險,旺旺友聯、南山人壽這4個選擇。

大S赴日旅遊因病過世 專家說海外遇此事「有沒有買對保險」超重要

藝人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過世,享年48歲,震驚國內。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台灣保...

勞工3月大分紅!新制勞退基金2024年大賺6,989億 平均每人分紅5.5萬元

勞工2025年3月分紅可期。因受惠於AI浪潮,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

鑑價嚴 利率升 公銀非首購調至逾3%

公股金融圈人士透露,由於房價鬆動,已有不少蛋白區的地區,尤其是在中南部傳出房價下跌百分之十、廿不等,多家行庫下達指令,要...

楊金龍看川普挑戰是「不確定性」 Fed降息步調恐生變

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勝出後,美國聯準會(Fed)還是如期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主席鮑爾也表態Fed主席位子會做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