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背痛腰痛折磨生活 身處迷你國幼教師職災難認定

女股神不買迷因幣:法律三不管的現代版老鼠會

家寧新片回應風波!Andy委任律師傻眼:想到星爺電影

獨/出掌新光金董事長!魏寶生上午獲選下午就「拜碼頭」 首受訪談2大目標

新光金董事會今日通過由新壽董事長魏寶生兼任董事長。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新光金董事會今日通過由新壽董事長魏寶生兼任董事長。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新光金控今日召開董事會完成對新任董事長魏寶生的選任程序,魏寶生在今日上任之後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明確指出,8月底完成現金增資125億,以及發行次順位債券25億,共可募得150億,就是以實際行動具體執行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所說的「開大門、走大路」。

魏寶生說,除了有信心在8月底之前完成150億的資金募集之外,接下來他將統合新光金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跨售,其中除了銀行銷售新壽保單之外,曾任美亞產險董事長的他,更將透過新光金保代,來提供產險的產品線,讓證券子公司元富證券也加入跨售的行列。

據了解,魏寶生今在新光人壽副董,也是新光金董事、大股東洪士琪的協助安排之下,上午才被選為新任董事長,下午就開始向包括銀行、證券、投信等多家子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拜碼頭」。他在接受本報專訪時,也表達對洪士琪牽成他走訪多家子公司董總的感謝之意,希望接下來金控旗下的各子公司展開更密切的合作,其中跨售就是一大重點。

魏寶生當過財政部保險司司長,在出任新光金董事長之前,魏寶生更在業界擔任過凱基銀行董事長、美亞產險董事長、友邦證券董事長,金融三業的銀行、證券、保險三業都有實戰經驗,讓他對於不同子公司要如何跨售,更有明確的方向感。

其中對於證券加入保險的跨售行列,他舉例,像元富證券的承銷業務很強,在推展承銷業務時,熱門的「董監責任險」就是可以跨售的商品。他指出,新光金旗下雖然沒有產險公司(新光產險並非新光金集團旗下公司),但新光金保代公司,卻已上架愈來愈多的產險商品,可以帶來除了人壽保單之外更多的商品手續費收益,除了新光產險之外,近來還新增了明台產險和台灣產險的商品上架,這就好比財富管理業務銷售商品的概念,未來元富證券也可跨售新光金保代所提供的商品,獲得更多的手續費收益。

除了推動子公司的跨售之外,8月底之前順利完成新光金的現金增資125億,是魏寶生上任金控董事長之後要交出的第一個功課,也是要通過的第一個考試。魏寶生指出,彭主委所說的「開大門、走大路」,新光金辦現金增資的過程,也將具體體現這個精神,「一切按照規定來,原股東先認,認不足的,再洽特定人認購。」他也強調,原股東都還沒認,因此現在沒有所謂的特定人名單。

除了125億之外,魏寶生也指出,8月底要完成的不只是125億,連同25億的次債發行額度,也必須完成,因此8月底之前要籌足150億,為新壽挹注資金。去年魏寶生已經為新壽籌足130億的次債,今年則還要再募25億次債,對此,新光金旗下包括新光銀行、新壽、元富證券也將總動員齊力完成。

新光金控 產險 董事長

延伸閱讀

獨/金融圈再傳震撼彈!新光金董座陳淮舟將請辭

獨/台新金著手進行對新光金實地查核 最快7月底出價

經濟日報社論/金融機構整併應走正道

新光金前董座吳東進遭檢約談 傑仕堡涉背信害新光人壽損失1.5億

相關新聞

台企銀董座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請辭 三接替人選呼聲高

據了解,為了能在立法院開議之前把董座請假風波告一段落,避免造成執政團隊的困擾,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口頭請辭,台...

大S病逝日本!專家提醒旅平險別買錯 「法定傳染病」僅4家有賠

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由於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有保險業者提醒在海外遇到疾病或意外,「有沒有買對保險」很重要。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透露,台灣目前旅平險有提供包含法定傳染病選擇的,僅有美商安達、台灣產物保險,旺旺友聯、南山人壽這4個選擇。

大S赴日旅遊因病過世 專家說海外遇此事「有沒有買對保險」超重要

藝人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過世,享年48歲,震驚國內。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台灣保...

勞工3月大分紅!新制勞退基金2024年大賺6,989億 平均每人分紅5.5萬元

勞工2025年3月分紅可期。因受惠於AI浪潮,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

鑑價嚴 利率升 公銀非首購調至逾3%

公股金融圈人士透露,由於房價鬆動,已有不少蛋白區的地區,尤其是在中南部傳出房價下跌百分之十、廿不等,多家行庫下達指令,要...

楊金龍看川普挑戰是「不確定性」 Fed降息步調恐生變

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勝出後,美國聯準會(Fed)還是如期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主席鮑爾也表態Fed主席位子會做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