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乾淨的蓮蓬頭比馬桶水更髒!6招清潔蓮蓬頭污垢 洗澡前後一動作防感染

川普為何要一再放話美中正在溝通? 陸官媒:他自傳裡有寫

臉書要變乾淨了!測試「倒讚」功能規則曝 去年還清空2300萬假帳號

國巨385億聯貸 四行庫主辦…利息、手續費收入可觀

銀行示意圖。 中信房屋/提供
銀行示意圖。 中信房屋/提供

AI熱潮,推升聯貸商機。華南銀、第一銀、臺銀、合庫等四大公股行庫統籌主辦國巨385億元聯貸案昨(21)日簽約,該筆聯貸額是今年第2季最大,顯示AI供應鏈資金需求殷切,也讓國銀聯貸利息、手續費收入大豐收。

今年首季聯貸圈最大的簽約案,就屬文曄暨茂宣600億元聯貸案,友達400億元聯貸案,第2季則有國巨(2327)385億元接棒,金融圈已看好2024年全年聯貸市場量能。

據LSEG(倫敦交易所集團)統計,2024年首季整體國銀聯貸成交件數61件、聯貸額達176億美元,年翻近倍,更已達2023年全年621億美元的28%,已逾四分之一強,銀行圈指出,AI供應鏈資金需求轉熱,全年有機會上看650億至700億美元。

近五年國銀聯貸業務概況 圖/經濟日報提供
近五年國銀聯貸業務概況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國銀承做聯貸件數愈多、金額愈高,有助提高利息收益和手續費收入、進而推升獲利,又以額度管理行(Bookrunner)角色最重要,有權分配其他銀行的參貸金額,並拿到最多的手續費,共同主辦行(MLA)的聯貸額度、收益則僅次管理行。

昨華南銀宣布攜手公股行庫統籌主辦國巨385億元聯貸案,該授信案主要用途是借新還舊並充實中期營運周轉金,一開始是300億元,最終以385億元結案,超額認購1.28倍,顯示金融業對國巨經營績效和未來發展頗具肯定。

四家統籌主辦行包括華南銀、第一銀、臺銀和合作金庫,共參貸300億元占了78%,其餘兆豐銀、農業金庫、土銀、彰銀和新光等五家銀行,則參貸10億至40億元之間,共九家銀行做聯合授信。

據了解,國巨該筆聯貸案利率近2%,最低稅前不低於1.7%,也結合了四項ESG永續連結指標,只要達成其中一項,最高可降低0.03個百分點聯貸利率,來鼓勵企業遵循永續發展原則。

這四項永續指標是,溫室氣體排放、能源耗用量均比前一年度降1%,或用水回收20%再利用、或公司治理評鑑達前35%,只要任一指標達成,聯貸利率可降0.01~0.03個百分點。

華南銀指出,隨AI、5G/IoT、電動車等應用廣泛,來自AI伺服器、AI筆電及AI智慧手機、高速運算、資料中心、車用電子、工業規格、航太及醫療等領域對被動元件的需求強勁且用量大幅增加,國巨1月通過駐南科橋頭園區設廠的申請,以實際行動加碼投資台灣。

該授信案也將持續提供國巨未來營運上的資金挹注,以支持公司長期營運成長動能,持續擴大全球營運規模及提升國際競爭力。

AI 國巨

延伸閱讀

獨/CIP千億大型離岸風電聯貸登場 中信銀擔任財顧

數位身分證文件被「馬賽克」如天書 國民黨團:內政部想隱瞞什麼?

彰化喬友大樓現址獲聯貸11億 擬改建26樓純住宅大樓

央行未升息卻調高存準率 行庫高層解讀從「這」下手:意在收緊房市資金

相關新聞

考量川普關稅仍在未定之天 金管會限空令繼續再延一周

美國總統川普4月公布對等關稅計畫,攪得全球股市天翻地覆,雖然台股最近兩周逐步走穩,但考量美國關稅政策、以及與各國談判結果...

獨/華南金世代交替 民股副董林明成交棒長子林知延出任金控副董

華南金控展開世代交替。據了解,已擔任華南金副董事長快20年的民股大股東林明成,此次改選之後,將不再續任華南金董事,交棒給...

金管會宣布「同意新新併」 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

金管會今天宣布,同意台新金融控股公司(下稱台新金控)與新光金融控股公司(新光金控)以換股方式進行合併。

台企銀董座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請辭 三接替人選呼聲高

據了解,為了能在立法院開議之前把董座請假風波告一段落,避免造成執政團隊的困擾,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口頭請辭,台...

大S病逝日本!專家提醒旅平險別買錯 「法定傳染病」僅4家有賠

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由於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有保險業者提醒在海外遇到疾病或意外,「有沒有買對保險」很重要。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透露,台灣目前旅平險有提供包含法定傳染病選擇的,僅有美商安達、台灣產物保險,旺旺友聯、南山人壽這4個選擇。

大S赴日旅遊因病過世 專家說海外遇此事「有沒有買對保險」超重要

藝人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過世,享年48歲,震驚國內。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台灣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