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利率走向 台企銀:通膨相對溫和估6月按兵不動

台企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企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央行3月意外升息半碼,台企銀今天指出,央行總裁楊金龍先前表態台灣通膨相對溫和,因此預期6月台灣升息或降息機率應不太大;美國方面,評估下半年聯準會才可能降息,且幅度不至於太大,今年市場應仍會維持高利率環境。

台企銀今天舉行第1季線上法人說明會,由副總經理陳紹晃主持、公布營運狀況;陳紹晃指出,首季合併淨收益為新台幣86.1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12%,合併稅前淨利3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99億元,下滑主因是今年第1季各項提存較去年同期增加9.65億元。

陳紹晃說明,台企銀延續去年6月起晴天儲糧,在獲利成長同時,適度增提備抵呆帳,逐步提高備抵呆帳覆蓋率,今年第1季逾放比0.16%、備抵呆帳覆蓋率829.92%,與本國銀行3月份平均水準相當,資產品質穩健。

陳紹晃分析,貢獻台企銀第1季獲利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手續費淨收益,受惠財富管理業務穩健成長及放款手續費收入挹注,使首季手續費淨收益達21.96億元。

陳紹晃表示,今年將持續鞏固核心放款業務、強化財富管理及個人金融業務推展,透過調整收益結構、多元化獲利來源,健全經營體質;同時,加強海外業務經營也是今年營運重點,截至第1季,台企銀OBU和海外分行獲利占比提升至19%,也將持續承作海外優質聯貸,深化海外金融服務。

法人關切台灣、美國利率走勢,台企銀分析,台灣央行雖在今年3月升息,但央行總裁楊金龍也在會後表示,與其他國家比較,台灣通膨相對溫和,因此台企銀預期今年6月台灣央行升息或降息的機率,應該不太大。

美國方面,台企銀指出,由於近期美國相關數據較預期好,所以推遲了市場對於降息循環預期的啟動,評估要到今年下半年美國聯準會(Fed)才會有降息的機會,且預期降息幅度不至於太大,市場今年應仍會維持高利率環境。

台企銀表示,在此之下,台企銀會在外幣風險管理策略上,審慎衡量資金成本後訂定授信利率;在外債操作方面,也將伺機布局經營穩健、流動性佳的債券,兼顧收益、信用風險;SWAP操作會視市場利率變化,調整長短天期的配置。

針對房市展望,台企銀指出,新青安優惠房貸政策持續推升買氣,且熱度有望延續至第2季,帶動上半年房市交易量成長;台企銀今年第1季房貸業務撥貸金額206.8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大約32.86%,其中新青安撥貸金額81.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倍以上,占整體房貸業務的約4成,後續房貸業務承作仍將以自住、首購族群為主。

此外,台企銀也揭露,截至2024年第1季,辦理「6大核心戰略產業貸款」中綠電及再生能源授信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13.56%,未來將持續攜手客戶朝2050淨零排放目標邁進。

台企銀 美國聯準會 降息

延伸閱讀

澳洲上月CPI上揚3.6% 是5個月來最高 降息可能要等15個月後

固定收益型 買盤進駐

永續期 留意風險

兄妹共繳房貸卻「只掛妹妹名字」! 她又揭2人年收差距 網:哥哥根本被騙

相關新聞

考量川普關稅仍在未定之天 金管會限空令繼續再延一周

美國總統川普4月公布對等關稅計畫,攪得全球股市天翻地覆,雖然台股最近兩周逐步走穩,但考量美國關稅政策、以及與各國談判結果...

獨/華南金世代交替 民股副董林明成交棒長子林知延出任金控副董

華南金控展開世代交替。據了解,已擔任華南金副董事長快20年的民股大股東林明成,此次改選之後,將不再續任華南金董事,交棒給...

金管會宣布「同意新新併」 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

金管會今天宣布,同意台新金融控股公司(下稱台新金控)與新光金融控股公司(新光金控)以換股方式進行合併。

台企銀董座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請辭 三接替人選呼聲高

據了解,為了能在立法院開議之前把董座請假風波告一段落,避免造成執政團隊的困擾,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已向決策高層口頭請辭,台...

大S病逝日本!專家提醒旅平險別買錯 「法定傳染病」僅4家有賠

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由於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有保險業者提醒在海外遇到疾病或意外,「有沒有買對保險」很重要。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透露,台灣目前旅平險有提供包含法定傳染病選擇的,僅有美商安達、台灣產物保險,旺旺友聯、南山人壽這4個選擇。

大S赴日旅遊因病過世 專家說海外遇此事「有沒有買對保險」超重要

藝人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過世,享年48歲,震驚國內。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台灣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