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婚紗名店」火勢猛烈竄黑煙! 疑外牆電線走火延燒進門市

竹科工程師灌1公升調酒猝死 今解剖無堵塞呼吸道

國人瘋戶外活動!登山綜合保險 投保人數暴增163倍

登山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登山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台灣越來越多人喜愛登山活動,再加上政府「開放山林」政策,登山人潮成長,但也連帶增加山難事件,日前就發生新北市瑞芳山區虎頭蜂群攻擊登山客意外事件,造成11傷2死,為了增加自身保障,不少民眾將目光投向登山險。據產險公會統計,自2014年首張「登山綜合保險」問世至2021年底,投保人數從904人增加至14.9萬人,大幅成長約163倍。

據產險公會統計,近三年登山險承保人數不斷增加,2019年承保人數為8萬7,722人,保費收入為1,125萬元;到了2020年,投保人數直線上升,來到14萬6,841人,保費收入為2,213萬元;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五、六、七月登山旺季國內宣布三級警戒,全年投保人數僅小幅增加至14萬8,678人,保費收入則略減為2,106萬元;截至2022年5月底,累計已有64萬7,333人投保。這也顯示民眾投保登山險的風險意識增加,加上目前台中、花蓮、南投、屏東、苗栗這5個縣市強制要求登山客投保登山險的規定,都讓登山險投保率大幅度提升。

攀登高山可能遇到高海拔與極端氣候導致的突發狀況,登山險承保範圍包含因登山事故(如山崩、失足、失溫中暑、高山症等)發生意外所導致的死亡、失能及實支實付醫療費用,與搜尋、救護、遺體移送等緊急救援費用,一日保費約在100多元上下。

目前市面上有8家產險公司提供登山綜合保險,分別是富邦產、兆豐產、明台產、旺旺友聯(2816)、新光產(2850)、國泰產、泰安產及新安產。

據富邦產險官網統計,民眾在登山前於富邦網路投保「登山綜合保險」,2023年有逾8成民眾選擇200萬保額;2成民眾選擇100萬保額,登山地點又以玉山、北大武山、奇萊南華、合歡山等地最多,顯見民眾對登山風險管理已經有相當的認知。

不過,也提醒民眾,若是故意、犯罪、戰爭行為,或未經許可闖入禁區、未依法令規定,攜帶定位器材及緊急通信設備、任意變更登山活動計畫、未由領隊帶領、超出預定下山時間24小時內所發生之搜尋費用,或是直升機救援費用,皆不在登山險的保障範圍。

海域活動也有專屬險可投保,過去民眾在從事海域相關活動,如戲水、浮潛時,大多僅投保旅平險,但當發生潛水夫病、失溫、海洋弧菌感染等事故時,該歸屬疾病因素或是突發意外事故,未能明確釐清原因,理賠時常產生爭議。

富邦產險指出,民眾可選擇「海域綜合保險」,保費每天不到250元,即可保障因遭遇溺水、潛水夫病、失溫、海洋弧菌感染及中暑等特定事故所導致的死亡、失能及醫療費用給付,若參加海域活動時,不幸發生意外或特定事故,需進行搜尋、醫療轉送及遺體運送時,衍生之費用亦包含在保障內。

保費 產險

延伸閱讀

【趣吧】合歡山群峰登山新手攻略|5大登山路線輕鬆準備!

懶人包/登山裝備檢查表,20類必帶裝備!迷路千萬別往下走,6個自救原則

秋高氣爽何處去?來縱走彰化八卦山8條步道還可摸彩

虎頭蜂螫頻傳,新北封閉這13條登山步道!連假出門記得先查好以免撲空

相關新聞

獨/金管會上午急召國銀總經理開會救房貸荒 危老都更房貸可望除外

房貸限貸惹民怨,使金管會今日上午急召國銀開會。據了解,金管會是在昨日緊急通知20多家公民營銀行在今日上午開會,金管會可能...

行政院要約央行溝通房貸限貸令 央行回應了

中央銀行找34家國銀「喝咖啡」,要求銀行9月6日以前出不動產貸款總量自主管理計畫,被外界認為是央行限貸令,傳出有人預售屋...

三三會改選 三大金控新一代入列!辜仲諒成功任理事

三三會在今天(21日)召開第9屆第1次會員大會。大會中選出第9屆理監事,並隨即召開理監事聯席會。其中,中信金控董事辜仲諒...

獨家/中信金下午將發重訊 傳與併購新光金有關

台新金控(2887)、新光金控(2888)即將在22日(本周四)召開董事會,討論兩金控換股合併計畫,昨(19)日兩家金控...

獨/新光金周五召開董事會 「新新併」價格正式登場

「新新併」價格將在本周五新光金董事會登場。據透露,台新金控歷經一個多月的實地查核之後,對新光金的換股比例及架構已經出爐,...

股市利多!當沖降稅延長三年 最快本周預告、下會期送審

當沖降稅將於今年底屆期,財政部長莊翠雲昨(7)日宣布,當沖降稅擬三度延長,將延長三年至2027年底,最快本周預告、下會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