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前「債王」葛洛斯押對利率期貨 成債市暴漲大贏家

沒有所謂的「楊金龍防線」 央行總裁:新台幣若貶太厲害 會進場阻貶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上午率所屬單位主管暨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列席業務報告並備質詢,針對新台幣匯率等相關問題回應質詢,楊金龍表示長期以來,新台幣對美元匯率波動度小於新加坡幣、歐元、日圓和韓元等主要貨幣,有利廠商報價與營運,也有助國內金融穩定和經濟成長。記者蘇健忠/攝影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上午率所屬單位主管暨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列席業務報告並備質詢,針對新台幣匯率等相關問題回應質詢,楊金龍表示長期以來,新台幣對美元匯率波動度小於新加坡幣、歐元、日圓和韓元等主要貨幣,有利廠商報價與營運,也有助國內金融穩定和經濟成長。記者蘇健忠/攝影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施政報告備詢,他在備詢時指出,央行先前已透過賣匯進場阻貶,若新台幣太激烈變動時,央行一定會進場阻貶,他強調,央行阻貶有其條件,若不做這個調整,會使新台幣匯率在市場偏離危急金融穩定,就會阻貶。

近來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約在32.415元,是逾七年新低。針對新台幣匯率央行能忍受的空間,他指出,沒有所謂的「楊金龍防線」,匯率由市場供需決定,但如果覺得市場偏離,會有很激烈變動時,央行一定會進場。

國民黨籍立委林德福、民進黨籍立委吳秉叡等人都關注新台幣匯率貶值造成的影響,以及央行態度。其中林德福問,央行去年下半年來至今淨賣匯56.3億美元,央行拋匯可說是阻貶?楊金龍明確表示:「可以說是阻貶!」

楊金龍在答詢吳秉叡時也表示,央行在8月有賣匯進場調節;對此,吳秉叡和賴士葆都關注,進場阻貶會否使央行成為操縱匯率的黑名單?楊金龍則強調,基本上,美國財政部對於調節買匯:「阻升會介意,若是阻貶,比較不會介意!」他也進而指出,美國雖認為市場仍是供需來決定,他並且也認為各國央行也有職責維護金融穩定,因此容許有阻貶的空間,並且透露,央行先前已與美國溝通。

對於多位立委提問新台幣匯率是否超貶的問題,楊金龍則以亞洲各國匯率貶值的幅度說明。楊金龍表示,若以昨日匯率來看,台幣貶0.28%,人民幣貶0.26%、韓元也貶0.71%、新幣貶0.34%,因此以籃子貨幣概念相較,新台幣反而相對其他貨幣升值,另外今年以來,韓元及日圓都貶得比台灣大,主要是出口問題,經常帳會超過2%,而且台灣對美國順差愈來愈大,已超過200億美元。

楊金龍答覆林德福質詢時也強調,匯率不能只看短,要看長,從去年底至今,新台幣貶5.01%,人民幣貶5.04%,同時人民銀行也積極阻貶,此外,日圓更貶11.8%,韓元6.99% ,他並以自己2018相較2017年他剛上任時為例,當時台幣貶7.67%、人民幣貶10.80% 日本更貶24.79%,韓元也貶25.66%,亞幣貶值情況比現在更劇烈。

賴士葆也關注,去年11月到5月,外資淨匯入52億美元,今年到9月淨匯出176億美元:「是因為美元太強勢,或選舉到了?」楊金龍則認為,外資若認為是獲利好機會時,就會賣掉實現獲利,因為今年經濟成長不好,股市今年也不會比去年好。

新台幣 台幣匯率 央行

延伸閱讀

批監察院人事異動 藍委:顯示蔡政府權力的傲慢

憂打高端流感疫苗不給選?陳建仁澄清:可給證明選廠牌

再談雞蛋爭議 賴士葆:賴清德民調下滑非突然

網爆料買綠臭蛋被指假消息 賴士葆:只准政府粉飾太平

相關新聞

遭爆料「公器私用 壓榨司機」合庫投信董座林柏裕 請辭獲准

台北市議員張斯綱今(16)日上午召開合庫投信董事長「公器私用 壓榨司機」記者會,合庫金控(5880)今天二度發布聲明指出...

保險業反對以批註條款通融 實支實付限住院…門診癌友理賠難解套

國內癌症病友爭取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能以「批註條款」方式放寬理賠,壽險公會周三邀集各大保險公司會商,最後通過決議,針對衛福...

整合電子支付 TW QR Code上路…方便民眾掃碼結帳

民眾目前消費購物時,因為各種支付QR Code規格不同無法互通,商店櫃台擺滿QR Code立牌,造成結帳不便。為方便民眾...

退休要準備多少錢?國泰世華調查:至少1431萬元

國泰世華銀行今天發布「2023台灣全民財務健康關鍵報告」,民眾在財務規劃面向最需要加強,調查發現,民眾認為至少要準備新台...

沒有所謂的「楊金龍防線」 央行總裁:新台幣若貶太厲害 會進場阻貶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施政報告備詢,他在備詢時指出,央行先前已透過賣匯進場阻貶,若新台幣太激烈變動...

聯準會11月不升息 新台幣狂升1.54角 午盤暫收32.33元

聯準會今(2)日宣布維持現有利率,而會後聯準會主席鮑爾延續先前態度,表示沒有明確排除未來升息可能,今日新台幣對美元匯率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