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他讚「台式早餐第一名」不用等太久又方便吃 網曝:種類超多

賴清德找網紅搶年輕票 她酸爆:連這笑話也抄網路梗

臭鼬廠創始人助打造航空帝國 唱衰醜飛機C-130卻看走眼

日圓再近150關卡 專家:短期把握0.22以下換匯點

日銀決議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不變,帶動日圓一路走軟,富邦金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認為,日圓若觸碰150關卡,可能刺激日本央行出手干預。(路透)
日銀決議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不變,帶動日圓一路走軟,富邦金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認為,日圓若觸碰150關卡,可能刺激日本央行出手干預。(路透)

日銀決議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不變,帶動日圓一路走軟,富邦金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認為,日圓若觸碰150關卡,可能刺激日本央行出手干預,若是有短期換匯需求的投資人,建議可先把握近日新台幣兌日圓落在0.22以下時機點換匯。

不同於全球主要央行升息,日銀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帶動日圓趨貶,兆豐銀行統計,今年前8月日圓現鈔換匯量年增4倍,單看8月日圓現鈔換匯量更年增10倍;臺灣銀行前8月日圓現鈔賣出量相比2022年同期則大增3.16倍,同樣顯現強勁成長。

不過,日銀總裁植田和男25日於大阪對企業界領袖演說時重申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決心,帶動26日日圓盤中一度貶破149,29日日圓兌美元收在149.31,已逼近2022年10月促使日本財務省下令干預的150關卡。

羅瑋分析,今年日本春鬥談判帶動基本工資調漲,但隨國際油價上漲,輸入性通膨吃掉日本薪資增幅,對日本經濟並非好事,若日圓持續貶至150關卡,猜測日本央行可能會忍不住出手干預,帶動日圓回升。

根據臺灣銀行最新牌告匯率,日圓現鈔賣出價落在0.2197,羅瑋建議,若短期有換匯需求的投資人,可把握近幾日新台幣兌日圓落在0.22以下的換匯點。

羅瑋指出,美國國會難以對短期開支法案達成共識,美國聯邦政府關門機會升高,一旦關門成真,如美國非農就業人數、零售銷售等重要經濟數據公布時程將會延後,市場對美國聯準會(Fed)11月利率決策將出現揣測空間,成為影響匯市變因。

他提到,10月日本央行如果出手干預匯市、11月美國聯準會結束升息循環,加上中國經濟刺激政策有成效等3大事件若發生,將有助非美貨幣反彈。

銀行前金融交易主管觀察,2022年10月日圓貶破150,日央行曾出手干預,讓日圓一路回升至130左右,睽違近1年,日圓又貶至近150大關,因市場預期日央行會出手讓此波貶勢收在150關卡,帶動日圓短期將出現升值空間,但估計最多回升至135左右,回升力道將不如2022年。

他並指出,日圓要終結貶勢、徹底轉向,還是要看日央行何時收緊貨幣政策,日本不希望重演先前失落30年,因此會容忍通膨超過2%一段時間,日本企業獲利、勞工實質薪資成長率及失業率等數據表現將是左右日銀決策關鍵,若數據未穩定好轉,短期仍不易看見日銀貨幣政策轉向。

日本央行 日圓 日銀 貨幣政策

延伸閱讀

說好的抵制呢?大陸迎長假瘋旅遊 飛往日本航線「基本滿座」

美元變動不大 日圓在日本央行宣布最新決策前上漲

日本銀行改變YCC政策 一文看懂為何會攪動全球市場

日圓連升後重貶要再換嗎?3原因、1關鍵 看懂日圓奇特走勢

相關新聞

遭爆料「公器私用 壓榨司機」合庫投信董座林柏裕 請辭獲准

台北市議員張斯綱今(16)日上午召開合庫投信董事長「公器私用 壓榨司機」記者會,合庫金控(5880)今天二度發布聲明指出...

保險業反對以批註條款通融 實支實付限住院…門診癌友理賠難解套

國內癌症病友爭取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能以「批註條款」方式放寬理賠,壽險公會周三邀集各大保險公司會商,最後通過決議,針對衛福...

整合電子支付 TW QR Code上路…方便民眾掃碼結帳

民眾目前消費購物時,因為各種支付QR Code規格不同無法互通,商店櫃台擺滿QR Code立牌,造成結帳不便。為方便民眾...

退休要準備多少錢?國泰世華調查:至少1431萬元

國泰世華銀行今天發布「2023台灣全民財務健康關鍵報告」,民眾在財務規劃面向最需要加強,調查發現,民眾認為至少要準備新台...

沒有所謂的「楊金龍防線」 央行總裁:新台幣若貶太厲害 會進場阻貶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施政報告備詢,他在備詢時指出,央行先前已透過賣匯進場阻貶,若新台幣太激烈變動...

聯準會11月不升息 新台幣狂升1.54角 午盤暫收32.33元

聯準會今(2)日宣布維持現有利率,而會後聯準會主席鮑爾延續先前態度,表示沒有明確排除未來升息可能,今日新台幣對美元匯率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