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信業吸金祕密武器高息ETF 被迫封印

高息ETF成為近年投信業衝刺規模重兵器,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規模排名洗牌,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規模暴增,各業者的競爭更加白熱化,攸關配息殖利率高低的ETF平準金制度成為投信業界攻防終極武器,引來主管機關表態將出手整頓。
對於金管會表態要證交所、投信投顧公會協助訂定交易規範,主要ETF業者都不願表態,強調現行ETF可配息來源包含股利收入、利息收入、資本利得、收益平準金等,未來也一定會遵守政策規定,制定配息規劃。
不具名業者分析,未來影響的恐怕是送審排隊等待被放行的高息ETF,尤其有平準金機制的ETF進入停擺,而在新規範出爐後,業者推測,過去高配息平準金的ETF不能再以此吸引投資人,但勢必也有部分尚未動用平準金機制的高息ETF將因此受惠。
統計至31日,台股高股息ETF共計14檔,規模已膨脹至5,944億元,受益人數289萬人,相當於每八個台灣人就有一人持有高息ETF,且人數還在持續增加中,人潮就代表錢潮,成為每家發行ETF的投信業者最想瓜分的大餅。
這次業界的平準金機制大戰引爆點,來自有業者透過資本利得來高配息,大量吸引市場資金,引發同業眼紅。
最近的例子是日前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在第二階段公告配息時,因股利占比不足5%,引發業界議論,而後群益及國泰投信火速公告配息組成,自清兩檔配大多數來源都是76W財產交易(國內)所得,非市場傳言的高配收益平準金。
另一是有業者將配息免稅的不能說祕密將成訴求重點,更是業界大忌,畢竟一旦引來財部注意,勢必被檢討、納入規管。
國內收益平準金制度最早由復華投信研擬使用,旗下ETF只要有配息就納入此機制,是投信中運用最為全面;隨後國泰、元大、群益等投信也跟進採用,通常被訴求是穩定配息的投資優勢,而現在有規劃配息的新成立ETF普遍也會納入收益平準金。
業者表示,ETF納入收益平準金是為了講求公平、最大優點就是後進者不會稀釋原有受益人權益,確保長期想領穩定現金流投資者的權益,過去不乏投資人在ETF宣告配息至除息前這段時間搶進,導致ETF單位數增加,但ETF原有應配發的息值不變,使每人平均分配到的收益減少。
納入收益平準金後,新進的投資人便需要提撥等比例息值至收益平準金的會計科目中,簡單來說是避免Free rider行為。
不過,平準金機制被部分聰明業者破解後,反成為吸金利器。
▪ 美國買房大又便宜? 她曝「這些費用」高到嚇人:台灣別羨慕海外
▪ 花14億買下「絕美必去島」卻不開發 信義打什麼算盤?
▪ 房市真回溫?專家揭數據「只剩年輕人在衝」
▪ 老父趕「跨年贈與」送兒土地 多一動作省稅60萬
▪ 買錯了! 桃園投資2屋新房「2個月都沒人租」 內行人揭2關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