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金融影響力 中信金推台灣首本「影響力投資報告書」

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深耕ESG不遺餘力,推出台灣首本「影響力投資報告書」,以六大主題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圖為中信銀行金融園區,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深耕ESG不遺餘力,推出台灣首本「影響力投資報告書」,以六大主題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圖為中信銀行金融園區,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簡稱「中信金控(2891)」)深耕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不遺餘力,推出台灣首本「影響力投資報告書」,以六大主題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具指標性意義,可幫助台灣產業在影響力投資範疇邁向新的里程碑。此外,國際知名財經媒體《Financial Times》(金融時報)日前公布「Climate Leaders Asia-Pacific 2023」名單,中國信託金控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連續二年入選,顯現推動永續發展有成。

中信金控總經理陳佳文表示,金融業可透過資金投資,支持潔淨能源、預防污染並照顧健康等面向,以最實質的幫助,與關注永續發展的企業攜手合作,同時協助產業轉型,號召更多客戶共同邁向低碳營運。

全台第一本由中信金控推出的「影響力投資報告書」,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IMP(Impact Management Project)五大影響力構面及IRIS+(Impact Reporting and Investment Standards)影響力主題等國際標準,揭露金融投資影響力成果,涵蓋「清潔能源」、「能源效率」、「污染預防」、「有品質健康照護的取得」、「小農農業」與「廢棄物管理」六大IRIS+影響力主題,詳實記錄中信金控於金融影響力之貢獻。

此外,中國信託於節能減碳議題上的努力,則獲得《Financial Times》(金融時報)主辦的「Climate Leaders Asia-Pacific 2023」肯定,主辦單位針對亞太地區數千家企業於2016年至2021年範疇一、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減量比率(Compound Annual Reduction Rate, CARR),搭配相關氣候承諾指標進行綜合評選,中國信託銀行導入ISO溫室氣體盤查、更新空調並延後30分鐘開啟及提前30分鐘關閉、汰換分行傳統燈具為LED燈、綠建築、無紙化作業及綠電採購等,達到溫室氣體管理成效;中信金控亦以「節能減碳、環保永續」為核心理念,於去(2022)年底正式遞交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 based target, SBT),預計今(2023)年7月起開始綠電轉供,並持續規劃中長期綠電採購計畫,積極推進自身營運的節能減碳與綠能布局,促進低碳營運轉型。

中信金控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ESG 綠能 減碳

延伸閱讀

台積電指台灣綠電發展慢 經部:朝簡化程序、完善法規辦理

台積電指台灣綠電發展慢 經部回應:從2大面向推動

碳交易或拍賣辦法 環保署擬11月底前預告

俄烏戰爭一年釀1.2億公噸溫室氣體 相當比利時全年排放

相關新聞

日圓換匯重回「0.22」字頭 逾3個月新高

日本央行(BoJ)放鷹,市場預期日銀可能提前修正貨幣政策,帶動日圓升值,從昨(7)日開始日圓對美元匯率狂升,最高升至14...

投信:明年降息可期 再迎股債雙漲機率高

展望未來投資市場發展,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表示,去年股債雙跌是百年歷史中少見的黑天鵝事件,所幸今年已迎接股債雙漲,明年降...

新台幣上月狂升3.7% 央行穩匯市…找外資喝咖啡

預期美聯準會升息循環落幕,熱錢11月以來狂湧台灣,促使新台幣匯率全月狂升1.159元、升幅3.71%;根據路透報導,對於...

遭爆料「公器私用 壓榨司機」合庫投信董座林柏裕 請辭獲准

台北市議員張斯綱今(16)日上午召開合庫投信董事長「公器私用 壓榨司機」記者會,合庫金控(5880)今天二度發布聲明指出...

保險業反對以批註條款通融 實支實付限住院…門診癌友理賠難解套

國內癌症病友爭取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能以「批註條款」方式放寬理賠,壽險公會周三邀集各大保險公司會商,最後通過決議,針對衛福...

整合電子支付 TW QR Code上路…方便民眾掃碼結帳

民眾目前消費購物時,因為各種支付QR Code規格不同無法互通,商店櫃台擺滿QR Code立牌,造成結帳不便。為方便民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