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髮香區塞爆!三上悠亞將當味全龍一日啦啦隊 達人曝「原因不單純」

Disney +也要打擊寄生帳號了!「這國家」收到通知信 11月起開始實施

富豪戶逾6成資產全重壓存款+高息債 保單榮景沒了

銀行主管說,富豪大戶配置保單需求,將朝保障、預留稅源兩大目的為主,預計保單配置料會降到13~15%左右的基本盤,過去兩成的榮景將不復見。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葉信菉攝影
銀行主管說,富豪大戶配置保單需求,將朝保障、預留稅源兩大目的為主,預計保單配置料會降到13~15%左右的基本盤,過去兩成的榮景將不復見。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葉信菉攝影

富豪大戶大吃升息紅利甜頭,將逾六成資產重壓高利存款、及海外高息債。據金管會4月底統計,8家銀行開辦高端資產(1億元以上)財管客戶中,配置存款加債券部位達61%,一舉衝破六成大關,是有該統計來新高,顯示富豪戶瘋外幣資產的盛況。

保單配置則與3月持平,維持15%的有該統計來新低。銀行主管說,富豪大戶配置保單需求,將朝保障、預留稅源兩大目的為主,預計保單配置料會降到13~15%左右的基本盤,過去兩成的榮景將不復見。

反因美國持續升息、台美利差拉大,創造了高息外幣存款、及海外債券「甜蜜價」的環境,自然讓富豪大戶趨之若鶩。

另一家民營銀行主管說,升息讓債券價格相對便宜,買海外債可鎖住收益,之後若降息、債券價格反轉走升,還會有資本利得,債券收息和未來的資本利得可雙賺,換言之,現在正是債券「甜蜜價」,先買先鎖利。

據金管會2023年4月底統計,富豪戶資產配置組合中,存款占了51%、債券占10%、保險占15%、基金占12%、境外結構型商品占5%。其中存款首度衝破五成大關、債券配置也攀升到一成的占比,兩者同步改寫新高紀錄。

若與上月相較,存款與債券各增加了1個百分點,等於每1000億元富豪戶資產、就多配置了各10億元在存款和債券上。

若拉長一年來看,富豪大戶重壓存款和高息債的趨勢更加鮮明,存款、債券各年增12、及3個百分點,保單則驟減7個百分點,結構型商品也略降3個百分點,僅基金維持12~13%不變。

為何富豪戶擁抱存款和債券?銀行局主秘侯立洋也坦言,主因是升息讓富豪戶資產配置挪移,至於結構型商品則因是連結利率、匯率或股權,在市場波棟較大時,結構型商品多無法達成收益率,導致較難去推動。

一旦升息接近尾聲,高利存款、及高息債券還有優勢嗎?銀行主管認為,市場看好美國高利率將維持到2023年底、甚或是2024年,存款和債券資產的優勢也可望續航到今年底,又以海外高息債已成為市場最熱商品。

金管會是在2020年起陸續核准7家銀行開辦高資產客戶財富管理業務,2022年又核准了玉山銀和北富銀,至今承辦高資產財管業務有9家銀行。

但因2022年12月下旬才准北富銀,因此至今僅有8家開辦,據了解,北富銀將在第二季開辦上路,行庫圈已對玉山銀和北富銀,這兩大「後起之秀」嚴陣以待。

債券 升息 保單

延伸閱讀

全球可轉債 跟漲抗跌

升息末端能大量佈局債券了嗎?再不買可能會後悔到捶心肝...

元大美債20年(00679B)是什麼? 殖利率每下跌1%…債券報酬率就會上揚18.4%

瑞信AT1債券註銷事件延燒 瑞士法院已收到230件求償案

相關新聞

金融機構警示帳戶數衝破10萬戶 創逾13年新高

金管會揭露,截至今年第2季底止,金融機構警示帳戶數已正式衝破10萬戶,季增8169戶或8.5%,反映詐騙集團猖獗,金融機...

6大核心戰略產業資金需求轉旺 國銀放款突破7兆元

政府衝刺6大核心戰略產業,為台灣經濟轉骨。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7月底國銀對6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已正式衝破新台幣7兆...

規定大幅鬆綁…金融資料上雲 確保戰時服務不斷

台灣銀行、證券、保險業,可以將更多資料放上雲端。金管會三月時宣布金融業委外辦法大鬆綁,原本預計九月放行,提前至八月即可上...

獨/合庫金周五加開臨董會 董瑞斌正式出任董座

合庫金控跟合庫銀行新任董事長董瑞斌和林衍茂,確定將在本周五雙雙正式上任。據透露,合庫金已確定在周五加開金控臨時董事會,而...

新台幣午盤升0.8分 暫收31.055元

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今天中午暫收31.055元,升0.8分,成交金額7.67億美元

證交所會對國泰證當機事件開罰?林修銘這樣回應

國泰證券一周內兩次盤中當機,導致投資人無法下單,引發(股)民怨。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今(13)日表示,券商管理應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