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開幕才4天 裕隆城晚間地下一樓火警 很快就撲滅

2023永達業務表揚大會 不畏疫情 保經業龍頭再造佳績

永達保經在全球疫情嚴峻考驗下,始終「以客為尊」,持續創新與進步,展現強大實力和良好發展前景。「永熱愛 達響未來」2023永達業務表揚大會,3月31日在陽明山中山樓隆重舉行,以表揚在2022年取得卓越成績的頂尖保險業務菁英。永達保經持續深耕退休規劃市場,引進數位化科技,有效提升客戶服務、訓練平台效率及優渥獎勵制度,2022年期繳新契約保費收入達20億新台幣,主管人力達1,897名,255位MDRT百萬圓桌會員,並有高達96.47%的13個月保單繼續率。同時,大陸市場亦表現突出,兩岸事業平台營收突破百億。

MDRT(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是保險界的最高榮譽,取得MDRT認證,需要具備優異的銷售能力、專業知識和客戶服務技能。永達保經是台灣最具規模和實力的孕育MDRT搖籃公司,自2002年起每年都有上百位的業務同仁通過MDRT認證,2022年達成MDRT人數為255位,持續蟬聯台灣保經界第一名寶座。2022年業績表現最為突出的各組超級菁英分別為拿下年度最佳成就獎、年度業績大賽處級組雙冠王-石文仁業務籌備副總、連續三年蟬聯體系組冠軍-傅泓捷業務資深副總、注重服務細節獲得個人組冠軍-呂懿芳業務首席經理,他們在表揚大會上不藏私地分享成功秘訣與策略。

經過三年疫情洗禮,愈來愈多民眾體認到風險思維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保險和退休規劃的必要性。永達保經擁有深耕退休規劃市場的謀略與遠見,徹底實踐公司平台2161銷售密碼、2143增員密碼機制,善用取得「保險經紀業務整合管理系統」新型專利的報表管理,更優化獎勵制度,提高佣金率,協助銷售流程,大幅提升服務品質,業務代表績效自然成長。在疫情的考驗下,永達保經全力發展數位化,透過線上會議、講座、課程讓專業傳承無遠弗屆。業務代表更善用手機、平板、電腦等3C載具,隨機應變,突破空間與距離限制,提昇服務模式,贏得客戶的信任與支持,成就了永達2022年的卓越績效。

永達保經不僅以客戶的需求為出發點,持續提升服務品質,更首創世襲制度,實現了業務代表在永達「服務一陣子,永達養你兩輩子」的承諾,並且連續16年出版電子刊物,刊載公司運作及各項事業活動,讓客戶能安心依賴永達保經。此外,永達保經也一直致力於推動社會公益事業,完成復康巴士10年100輛捐贈計畫後,自2018年再啟動長照專車8年捐贈計畫,更支持政府推動微型保險政策,為社會資源最稀缺的角落注入力量。2022年,永達保經憑藉著以「利他」為核心的理念,在第24屆保險信望愛獎中備受肯定,榮獲「最佳保險專業」、「最佳社會責任」、「最佳通訊處」和「最佳社會貢獻」四項大獎的榮譽,此獲獎殊榮為永達在保險業界的卓越表現背書,再次展現了永達在保險業界的綜合實力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微型保險 退休規劃 疫情

延伸閱讀

直擊/61歲張學友爆發失業危機 首吐「退休規劃」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要求全黨學習貫徹「習思想」

「40歲租屋難再爬出來」 他勸7年級買房:會走回成長的道路

專家教你保/保美元利變險 兼顧傳承、退休

相關新聞

金融機構警示帳戶數衝破10萬戶 創逾13年新高

金管會揭露,截至今年第2季底止,金融機構警示帳戶數已正式衝破10萬戶,季增8169戶或8.5%,反映詐騙集團猖獗,金融機...

6大核心戰略產業資金需求轉旺 國銀放款突破7兆元

政府衝刺6大核心戰略產業,為台灣經濟轉骨。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7月底國銀對6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已正式衝破新台幣7兆...

規定大幅鬆綁…金融資料上雲 確保戰時服務不斷

台灣銀行、證券、保險業,可以將更多資料放上雲端。金管會三月時宣布金融業委外辦法大鬆綁,原本預計九月放行,提前至八月即可上...

獨/合庫金周五加開臨董會 董瑞斌正式出任董座

合庫金控跟合庫銀行新任董事長董瑞斌和林衍茂,確定將在本周五雙雙正式上任。據透露,合庫金已確定在周五加開金控臨時董事會,而...

新台幣午盤升0.8分 暫收31.055元

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今天中午暫收31.055元,升0.8分,成交金額7.67億美元

證交所會對國泰證當機事件開罰?林修銘這樣回應

國泰證券一周內兩次盤中當機,導致投資人無法下單,引發(股)民怨。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今(13)日表示,券商管理應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