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推機構投資人「揪團議合」 可成條款明年可適用

日前機殼大廠可成(2474)遭外資股東共同連署,要求修改公司章程,將股利政策從董事會改由股東會決議。金管會今(28)日就表態,將推動機構投資人「揪團議合」平台,被外界稱為「可成條款」,金管會證期局表示,將由集保建置平台,機構投資人未來可揪團在平台上登記,對上市櫃公司有哪些待改善的地方提出意見。
金管會證期局發行組組長尚光琪指出,可成案例就是共同議合的模式,但為了避免介入經營權之爭,還需要充分蒐集國外市場情況,再進一步訂定相關規範。她強調,共同議合是協助企業永續發展非常重要的力量,共同議合即是團結力量大,公司較會依照機構投資人的要求改善。
她提到,目前在技術上不是問題,只是操作上要非常審慎,會先由集保結算所設置平台,之後將盡職治理報告數位化,條件成熟、配合國際規範蒐集完成就會推出平台。
集保結算所總經理陳德鄉表示,目前會先進行資訊揭露,評估哪些議案、哪些人有興趣參與,類似揪團進行共同議合,將來會採取什麼模式,還要等資料蒐集後再進一步評估。可確定的是,投票結果的資訊集中揭露,這部分對公司治理評鑑是比較重要,希望今年底就可完成。
他表示,機構投資人對每一個議案的投票、贊成、反對,甚至包括理由,皆會透過集中的資訊揭露對外公開,盡職治理報告書部分,明年會先推出試用版。
此外,金管會證期局長張振山表示,2023年也規劃由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證基會)成立國內的投票顧問工作,例如某家公司的股東會共五個議案,針對同意或不同意的議案將提供意見,目前已進行委外研究,評估我國設立投票顧問機構的可行性,後續法治作業等報告結果出來才能決定,至少要到明年才會適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