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添好運「蒸籠有蟑螂」!網友逆風不挺爆料者 兩派戰翻

看完2日總統大選民調 吳子嘉指:國民黨缺「這兩種票」

台台併後台哥大推出隱藏版4G月租0元方案 網熱議有玄機

以客戶為中心 凱基證券勇奪財管六大獎

凱基證券榮獲2023財訊財富管理六項大獎肯定,由凱基證券董事長許道義(左二)與主管們代表領獎。(凱基證券/提供)
凱基證券榮獲2023財訊財富管理六項大獎肯定,由凱基證券董事長許道義(左二)與主管們代表領獎。(凱基證券/提供)

凱基證券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財富管理服務,榮獲《財訊》2023財富管理大調查最佳財富管理、最佳客戶推薦、最佳業務團隊、最佳數位金融、創新信託服務及最佳公益推動等六項大獎,這獎項經網路投票及專業市調兩階段評鑑方能脫穎而出,顯現凱基證券財管專業團隊與多元完整的產品服務,以及重視風險、穩健前行的理念,受到投資人一致肯定。

凱基證券經紀暨財富管理通路主管孫成保表示,凱基證券的最大優勢在於「比起銷售數字,更重視傾聽客戶的聲音」,過去一年持續以大財管的角度跟客戶討論,了解客戶的需求,聚焦客戶現階段的資產配置,並依據投顧團隊的專業報告,追蹤全球市場進行動態調整,加上堅強的承銷團隊,與在香港、新加坡約八十餘位分析師,透過區域化平台優勢,提供業界最豐富、多元的金融商品,以滿足客戶的財管需求。

「凱基證券提供給客戶的不只是產品,而是完整的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產品銷售後服務才正要開始。」凱基證券財富管理副總經理阮建銘說,凱基證券秉持「不幫產品找客戶,而是為客戶找到適合的產品」的原則,定期提供三種適合不同風險屬性投資人的共同基金投組建議;亦有研究報告讓客戶能快速掌握市況變動和投資策略,並持續開發多元創新的投資商品,給予最適時、最符合客戶需求的理財規劃服務。

同時為了讓投資人有更好的數位服務體驗,凱基證券電子商務督導鄭嘉慶表示,證券商扮演的角色,不只是金融交易場所,而是成為客戶累積財富的解決方案提供者,透過凱基證券隨身e策略APP多元的策略選股工具,協助客戶提升交易效率、擬定決策助益甚大;打造數位平台提供客戶即時、專業的投資建議,例如拍攝五百多支網路影片於YouTube頻道「凱基證券樂活投資人」分享財經知識與趨勢,LINE官方帳號好友人數更突破126萬人,用數位工具提供市場最新動態,幫助投資人逐步建立正確理財觀念。

此外,凱基證券以永續金融為使命,積極推動志工服務以落實企業公益,以實際行動將愛心擴至弱勢關懷及環境永續,去年攜手育成基金會推出LINE公益貼圖,將下載貼圖次數轉換為捐款,即創下百萬捐款佳績,同時與喜憨兒基金會、新北市玩具銀行、愛盲基金會以及有聲書協會等公益團體長期合作,幫助弱勢孩童與視障朋友;環境永續方面,去年同仁自發性發起淨灘活動,參與場次、人數皆創下金融界第一,凱基證券亦舉辦多場助小農下田去志工活動,透過體驗農事等實際行動關懷土地並支持小農,不僅提升品牌認同度,更帶動社會良善互助的正向循環。

延伸閱讀

財富管理大獎/國泰世華 八度獲殊榮

財富管理大獎/一銀 深耕ESG創佳績

財富管理大獎/中信 全方位服務勝出

財富管理大獎/凱基證 奪財富管理六大獎

相關新聞

遭爆料「公器私用 壓榨司機」合庫投信董座林柏裕 請辭獲准

台北市議員張斯綱今(16)日上午召開合庫投信董事長「公器私用 壓榨司機」記者會,合庫金控(5880)今天二度發布聲明指出...

保險業反對以批註條款通融 實支實付限住院…門診癌友理賠難解套

國內癌症病友爭取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能以「批註條款」方式放寬理賠,壽險公會周三邀集各大保險公司會商,最後通過決議,針對衛福...

整合電子支付 TW QR Code上路…方便民眾掃碼結帳

民眾目前消費購物時,因為各種支付QR Code規格不同無法互通,商店櫃台擺滿QR Code立牌,造成結帳不便。為方便民眾...

退休要準備多少錢?國泰世華調查:至少1431萬元

國泰世華銀行今天發布「2023台灣全民財務健康關鍵報告」,民眾在財務規劃面向最需要加強,調查發現,民眾認為至少要準備新台...

沒有所謂的「楊金龍防線」 央行總裁:新台幣若貶太厲害 會進場阻貶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施政報告備詢,他在備詢時指出,央行先前已透過賣匯進場阻貶,若新台幣太激烈變動...

金融機構警示帳戶數衝破10萬戶 創逾13年新高

金管會揭露,截至今年第2季底止,金融機構警示帳戶數已正式衝破10萬戶,季增8169戶或8.5%,反映詐騙集團猖獗,金融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