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濫訴亂象!父子為電信費提1.5萬件訴訟 法院一年收130萬件民事新案

抓到了!鹹粥店槍殺案嫌犯躲新北宮廟內 凌晨狼狽落網

國銀不動產放款比 連六降

整體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更連續六個月下降到26.58%的35個月新低水位。  (本報系資料庫)
整體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更連續六個月下降到26.58%的35個月新低水位。 (本報系資料庫)

金管會2022年12月底統計,僅剩三家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落在逾28%警戒區,連五個月都未見超過29%者,整體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更連續六個月下降到26.58%的35個月新低水位,顯示銀行持續從不動產市場抽回資金「放款額度全都空出來了」。

依《銀行法》72-2條,銀行辦房貸、建融及商辦等不動產放款總額,以總存款加金融債總額30%為限,市場視為「不動產放款天條」;各銀行內部多以28%為警戒水位,超過者就會拉高房貸利率、砍成數因應。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22年上半年,每月都有約近十家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逾28%,6月更高達四家銀行占比逾29%直逼30%的法定天花板「警戒紅燈」,讓各家大舉控管不動產放款,不惜拉高利率「以價制量」來減少進件,甚至還有銀行全面暫停承作新房貸。

銀行從不動產市場抽資金「抽了半年」成效斐然。據金管會統計,2022年8月起,已沒有任何一家不動產放款比率逾29%,落在28至29%者則是逐月下降,到12月底僅剩三家逾28%,整體不動產放款比率更僅剩26.58%,是2020年2月來的35個月新低點。

銀行主管說,國銀12月不動產放款比率續走低,有三大主因,一、12月總存款(計算分母)增加,尤其是從投資市場撤出,滿手現金的大戶,尋求存款做資金暫泊處,存款增速遠高於不動產放款,自然讓比率一路下探。二、股債市仍不穩,各銀行年底有「淨值與適足率保衛戰」,自然持續嚴控高耗資本的不動產放款,三、有出現部分客戶因升息而增加房貸本息攤還,藉以降低利息支出,這部分又以2023年1月較為明顯。

該主管說,2023年1月因適逢過年,房貸戶拿到年終獎金,增加房貸還款,預料1月整體銀行不動產比率仍會持續下降。

金管會公布12月底房貸、建融及不動產限額30%等數據。12月底國銀不動產放款餘額13.41兆元、月增0.45%三個月高點,主因過年前交屋潮季節性因素,年增7.02%連三月下滑,顯示銀行承作不動產放款已趨緩。

12月底總存款加金融債總額50.45兆元,月增0.62%,月增幅遠高於不動產放款月增0.45%,讓國銀不動產放款占銀行總存款和金融債餘額比降到26.58%的2020年來近三年低點。以個別銀行家數來看,有11家銀行不動產放款占比落在27至28%,三家銀行占比落在28至29%,超過29%者則掛零。

房貸 金管會

延伸閱讀

新春第一次聯合拍賣 行政執行署賣出7803萬不動產

科技男年薪130萬但養妻小後存嘸錢 過來人指1噴錢點:很正常

女友月薪9萬「每月都噴光」他見存款金額驚:該結婚嗎?

賣厝阿明/房貸補貼懶人包 一圖讓有殼族秒懂

相關新聞

葉丙成也叫兒子閃名車!超跑險讓你不怕「一夜致負」?

「看到要閃!」近日,台大教授葉丙成在臉書貼文,表示要兒子遠離logo「有翅膀」的賓利名車,怕一不小心擦撞,就賠不完兜著走。網友紛紛提醒趕快投保俗稱「超跑險」的超額責任險。究竟超跑險保什麼?

央行理監事會議摘要曝光!鷹派理事:升息應比照國際以1碼為調幅

中央銀行今(4)日公布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儘管全體理事一致同意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但鷹派理事在會中仍...

im.B不只是龐氏騙局…台大財金系也被騙百萬!二胎放款即便有不動產當擔保品也「必知的事情」

半夜滑手機,塗鴉牆終於推給我最近新聞熱頭上的im.B借貸平台苦主影片《台大財金畢業又怎樣?被騙271萬...》,早上和朋友聊了一下,加上看了幾篇見解都覺得搔不到癢處,想想還是決定花點時間給大家幾個基本概念。

COVID-19降至第4類法傳 業者:理賠高峰已過影響不大

COVID-19自5月1日起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4類,牽動部分防疫保單理賠條件,不過產險業坦言,理賠高峰已過、加上保...

台新Richart聯手街口支付 推「街利存」帳戶祭3%回饋吸客

台新銀行與街口再度合作,今日舉行記者會,重磅推出「街利存」帳戶,串聯用戶數眾多的Richart數位帳戶及街口支付App,...

央行升息台銀開第一槍!調升存款利率 1年定存利率逾14年新高

央行23日決議升息半碼、利率連5升,國銀龍頭台灣銀行今天宣布,自27日起調升存款利率,1年期定期儲蓄存款機動利率調高0....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