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投信 : 金兔年投資 大陸股市蓄積反彈力道

滬深300指數統計表現。資料來源:彭博
滬深300指數統計表現。資料來源:彭博

根據彭博資訊從2004年4月至2022年10月歷史數據統計顯示,當大陸股市下跌超過四成後一年的平均漲幅為53%左右。目前大陸股市自高點已下跌近40%,回測2020年Covid-19的價位,近期反彈或將提供投資人金兔開年投資的有利布局時點。

滙豐投信表示,隨著大陸防疫政策逐漸解封,市場等待正常化生活已有一大段時間,預料大陸經濟將結束過去一年多的衰退。目前以滙豐環球研究估計,大陸預計2023年在促增長政策加持之下,GDP成長率可望由2022下半年的4.4%,增加至2023年的5.2%,將遠比去(2022)年的3.5%要來的好,顯示封控鬆綁預計將會對大陸內需帶來重大利多。此外,若再以中長期而言,相較於維持高利率的歐美國家,大陸貨幣政策仍有進一步寬鬆空間,加以疫情過後的內需復甦與財政刺激下,大陸股市在金兔年將具備持續反彈的投資潛力。

滙豐中國A股匯聚基金經理人左思軒說,根據中金證券資料顯示,目前大陸A股12個月前瞻本益比僅10.4倍,相較全球市場整體估值,評價面具有吸引力。加上目前大陸股市市值占全球股市市值16.6%,但在MSCI綜合世界指數中僅占3.7%,顯示出大陸股市目前在國際指數中的代表性仍嚴重不足。另有鑑於全球法人機構投資者對大陸股票的持股量處於超過五年來最低水平,顯示未來在全球資金布局亦具備提升配置潛力。

至於在產業布局方向,現階段重點為電動車、高端消費、原物料及房地產相關產業。首先,由於近年來大陸新能源電動車市場產量高速成長,滲透率又大幅提升,因而持續帶動電動車電池成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期發布資料顯示,去年大陸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爆發式的增長,全年生產及銷售量為705.8萬輛及688.7萬輛,分別年增96.9%和93.4%,市占率達25.6%。預計今年大陸中國新能源汽車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銷售量有望超過900萬輛,相關供應鏈產業可望同步受惠。

高端消費則是較看好高端白酒產業,起因於2022年在封控之下,白酒消費力道受阻,而在2023年解封成為共識之後,產業趨勢可望受惠解封政策反轉向上;原物料產業,則是全球在俄烏衝突持續之下,因供給受限而需求仍然強勁,未來對於金屬、能源需求仍將吃緊。其中以鋁金屬市場為例,相對歐洲、美國而言,大陸廠商則更具有成本優勢;最後房地產則是隨著大陸金融十六條政策公布,從限制轉向振興態度,除了未來預期會有更多的振興經濟政策出台,有助於大陸國內房地產需求回復的信心外,亦會擴及消費和公共建設,對相關原物料價格也將具有一定支撐力道。

陸股

延伸閱讀

去年大陸地方政府 新增債券4.7兆

東陽、胡連 四檔聚光

比亞迪:勇奪2022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冠軍 利潤暴增4倍

路透社:日本晶片設備製造商尚未收到對大陸新出口限制的消息

相關新聞

勞保選「月領」一定比較好? 專家提四件事必知:用悲觀情況存預備金

勞保月領金額幾乎不可能超越原薪資,甚至多數情況不到退休前月薪的一半...

儲蓄險有6%報酬率且只需存六年? 他1圖看懂:是銀行理專的話術

前幾天去處理事情,發現某位專員已經不在位置上,想起了,三年前她帶來的一段故事。

遺產就是不想留給配偶!律師曝光如何「對抗特留分」:方法多但風險也高

遺產可以不給配偶嗎?很多人因為受到配偶的不尊重、甚至是虐待,所以往後自己的遺產不想給對方。 也有些人是小孩要結婚,對於結婚對象有疑慮,想保護自己一生打拼下來的家產,那麼遺產可以不給配偶嗎?法律上還能怎麼做呢?

勞退少領2百多萬…因「舊制一規則」!專家:他晚半年退休還以為爽領50萬

一位勞工原本預計跟隨公司政策,放半年帶薪長假加年終獎金總計「不工作可爽領50萬元」,且放完假之後就申請退休。看似一切完美,但卻會讓他少領了200多萬的勞退金?問題原來是出在舊制的計算方式...

一堂5億高中生之死的「遺產規劃課」…身故保險金要課遺產稅?專家揭關鍵:計入所得或遺產

5億高中生之死,讓社會大眾上了一堂「遺產規劃課」,也凸顯出預先規劃的重要性。不過,關於遺產,許多人最疑惑的就是「保險理賠金是否算遺產、要課稅嗎?」

並非離婚後都能有贍養費!該怎麼拿到更多錢、讓金額最大化?

受到新聞媒體的影響,大家常常以為離婚後可以跟對方要求鉅額贍養費來確保下半生可以不工作又不愁吃穿。但其實那些錢極有可能是雙方簽字離婚時,在離婚協議書上自行約定而來的,或是請求「剩餘財產分配」而得到的數字,再不然就是外遇提告的求償金額。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