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彈跳逃生闖一片天、失去腿成英雄 那些地獄門前一遊的飛官

影/短髮妹拿按摩棒「辦公室舒壓」被同事拍下 網驚:一直都用錯

沒掛車牌就上路!高雄合法豪華靈車僅6輛 殯葬業者:發生意外保險不理賠

昔全台股市大亂 黃乃寬棄美教職返台當「錯務專家」

黃乃寬曾任證交所副總經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黃乃寬曾任證交所副總經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熱愛音樂的國內資訊、金融、證券、電機專家黃乃寬博士,不幸於1月28日因停車意外,安息主懷,享壽70歲,遺有妻子與女兒。

黃乃寬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數學系、印地安那大學數學系碩士、與南加大電機系博士,是國內最早的資訊專家,早年經台灣證券交易所延攬回國,規劃台灣證券交易電腦化工程。

金融科技專家

黃乃寬於2013年出任台灣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兼任中華信用評等公司董事長),退休後曾任元大證券獨董,與元大期貨與虹堡科技獨立董事。他也是天芯科技、安得數治公司,與台北愛樂及室內管弦樂團基金會董事。

黃乃寬自謂,他從理工到金融業的轉換,歷經中西職場文化的對比,他說,「我出生於新竹空軍眷村,年幼搬到台北,重回新竹已是十八年後。憑藉高中開始學習音樂的熱情,在弦歌不輟的物理館結識了喜歡音樂的各路豪傑。」

一生熱愛音樂

黃乃寬曾經長期在表演藝術雜誌撰寫專欄,他回憶說,大二那年陳津渡、呂欣道和他一起創辦了愛樂社,請張禕擔任社長,定期在百齡堂舉行古典音樂欣賞,並舉辦第一屆暑期音樂營。黃乃寬興趣廣泛,在校時曾參與合唱、樂團、登山、天文、話劇與觀瀾等社團活動,也曾投入雙週刋編輯及黨務。

他大學畢業後赴美在1983年念完南加大電機博士,先在花旗銀行資訊部門任職,得以了解美國金融市場的制度、演進和運作的方式。但是那時候仍繼續進行與博士論文相關的研究,得到機會就前往明尼蘇達大學任教。

放棄美教職返國服務

在任教明大的首次安息年之前回國時,有機會與當時的台灣證交所總經理趙孝風吃飯,聊到對方正為市場電腦化以來多次發生當機導致全台股市大亂而苦惱。當趙總得知他的專長是「error control錯務專家」,即糾正傳輸過程錯誤的技術,立刻力邀他到證交所工作;他決定接受新職,並同時在兩年內指導完明尼蘇達的碩博士學生。

從此,黃乃寬把先進市場的數位技術,帶進初萌芽發展的台灣,逐步轉型,讓系統更穩定,讓網路更單純。在他推動下,由台灣證交所帶頭,證券業成為全台第一個採用分封網路的行業,證券公司紛紛走入數位化,恰是全台股市最瘋狂之際,有段時間的每日交易量高居世界第一,保密、快速、便宜的通訊網路尤其重要。

這段期間他也回母校電機系兼任副教授,授「安全通訊」課程;在交易所的工作負責範圍也逐步擴大,函括經濟研究、商品設計、市場監視、券商輔導和國際事務等。數十年來對台灣證券交易的電腦化工程可謂貢獻厥偉。

虔誠基督徒

黃乃寬是虔誠的基督徒,曾推動成立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真理社團契、並大力支持財經界「保、證、匯、銀」團契,並為一直是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董事。他著有「精準與放任之間」(雅歌出版)一書。他的意外過世,震驚了金融界、科技界、教會界,令人錯愕無法接受,咸感痛失英才,紛紛出面要表示哀悼。

黃乃寬的追思禮拜預定在2月16日(四)上午11時於第二殯儀館至真三廳舉行,追思禮拜由史弘揚牧師主禮,治喪總幹事由台灣醒報社長林意玲擔任。現場懇辭花籃,如有奠儀或花籃代金,將捐獻公益團體。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證交所 台股

延伸閱讀

被夾機械停車位不幸逝世 證實是證交所前副總黃乃寬

相關新聞

沒有所謂的「楊金龍防線」 央行總裁:新台幣若貶太厲害 會進場阻貶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施政報告備詢,他在備詢時指出,央行先前已透過賣匯進場阻貶,若新台幣太激烈變動...

金融機構警示帳戶數衝破10萬戶 創逾13年新高

金管會揭露,截至今年第2季底止,金融機構警示帳戶數已正式衝破10萬戶,季增8169戶或8.5%,反映詐騙集團猖獗,金融機...

6大核心戰略產業資金需求轉旺 國銀放款突破7兆元

政府衝刺6大核心戰略產業,為台灣經濟轉骨。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7月底國銀對6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已正式衝破新台幣7兆...

規定大幅鬆綁…金融資料上雲 確保戰時服務不斷

台灣銀行、證券、保險業,可以將更多資料放上雲端。金管會三月時宣布金融業委外辦法大鬆綁,原本預計九月放行,提前至八月即可上...

獨/合庫金周五加開臨董會 董瑞斌正式出任董座

合庫金控跟合庫銀行新任董事長董瑞斌和林衍茂,確定將在本周五雙雙正式上任。據透露,合庫金已確定在周五加開金控臨時董事會,而...

新台幣午盤升0.8分 暫收31.055元

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今天中午暫收31.055元,升0.8分,成交金額7.67億美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