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下周迎梅雨旺盛期還恐致災?氣象局:6月中會有一波明顯降雨

北市府逾6女遭性騷擾5年!皆為駐衛警伸鹹豬手 集體申訴卻被檢討

台夫妻遊紐西蘭危險駕駛!7大三寶行徑登國外節目 網酸爆:台灣之光

產險業喜迎曙光!染疫僅通報重症 這一家業者受惠最大

春節長假後,產險業終迎來第一道曙光。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春節長假後,產險業終迎來第一道曙光。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春節長假後,產險業終迎來第一道曙光。衛福部研擬春節後將率先調整「確診病例定義」改為只通報新冠重症,未來輕症者將不需通報,此舉將可讓確診人數大幅降低、減輕防疫保單的理賠壓力,產險業增資壓力也會大降。

2022年全年防疫雙險(防疫險、疫苗險)理賠額達2116億元,平均一天理賠近5.8億元,一旦通報定義改變,改為新冠重症,在目前99.7%都是輕症下,依此可大幅降低確診人數,料以承保量大的富邦產受惠最大。

產險業者說,若衛福部確認未來只通報新冠重症,建議需有配套措施,例如何謂重症?確診的定義需要說清楚,其次,理賠時可回歸保單條款,例如仍需以PCR做確診的第一道防線。

依產險公會2022年底的建議書,對新冠重症的「通報定義」就有明確規定,得需是因感染Covid-19而併發重症住院者,檢驗條件則包括臨床PCR或家用快篩並經醫生確認。

臨床條件具有感染Covid-19而併發重症,如低血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休克、心肌病變、心衰竭、凝血功能異常、腦病變、神經病變、急性腎損傷及衰竭、代謝酸中毒、發炎性併發症與次發性感染等,而需住加護病房治療或死亡者。

另一家產險業者說,若衛福部沒有明確定義「新冠重症」,可能得由產險公會自訂「公版」定義,讓所有業者依循做理賠要件。

但也有業者認為,事實上,多數防疫保單將在4月到期「理賠已接近尾端」,現在衛福部才要改確診病例定義,早已緩不濟急,頂多賠償準備金可以少提一點、最後一次增資數字也比較好抓。

法人認為,2023年防疫保單利空將出盡,有三大關鍵因素,一、去年11月7日衛福部取消居家隔離政策,二、防疫險(屬一年期保單)將在2023年第二季到期,三、部分業者確診理賠件數已達總承保件數的一半,也有業者以確診率近五成來做提存準備金,顯示虧損均已在2022年結束,2023年負面影響大降。

該法人也說,若衛福部進一步更改「確診病例定義」通報,也有助大舉降低確診理賠人數,產險業2023年理賠額可望趨緩。

2022年共有六家產險業辦現增,包括富邦產、國泰世紀產、中信產、兆豐產、和泰產和新安東京產,合計985億元;另有和泰產、新安東京、兆豐產、富邦產和中信產等五家產險業做約2%短期融通借款,來支應防疫險的理賠潮。

理賠 防疫險 產險

延伸閱讀

82例中重症及21死 30多歲肝硬化男確診隔天不治

挺過防疫險關卡 保發中心估產險今年恢復正常營運

陸官方:現有新冠住院21.6萬例、重症2萬6,156例

92例中重症20死 40多歲男發燒喉嚨痛 併發肝腎肺病治療近3周亡

相關新聞

葉丙成也叫兒子閃名車!超跑險讓你不怕「一夜致負」?

「看到要閃!」近日,台大教授葉丙成在臉書貼文,表示要兒子遠離logo「有翅膀」的賓利名車,怕一不小心擦撞,就賠不完兜著走。網友紛紛提醒趕快投保俗稱「超跑險」的超額責任險。究竟超跑險保什麼?

央行理監事會議摘要曝光!鷹派理事:升息應比照國際以1碼為調幅

中央銀行今(4)日公布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儘管全體理事一致同意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但鷹派理事在會中仍...

im.B不只是龐氏騙局…台大財金系也被騙百萬!二胎放款即便有不動產當擔保品也「必知的事情」

半夜滑手機,塗鴉牆終於推給我最近新聞熱頭上的im.B借貸平台苦主影片《台大財金畢業又怎樣?被騙271萬...》,早上和朋友聊了一下,加上看了幾篇見解都覺得搔不到癢處,想想還是決定花點時間給大家幾個基本概念。

COVID-19降至第4類法傳 業者:理賠高峰已過影響不大

COVID-19自5月1日起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4類,牽動部分防疫保單理賠條件,不過產險業坦言,理賠高峰已過、加上保...

台新Richart聯手街口支付 推「街利存」帳戶祭3%回饋吸客

台新銀行與街口再度合作,今日舉行記者會,重磅推出「街利存」帳戶,串聯用戶數眾多的Richart數位帳戶及街口支付App,...

央行升息台銀開第一槍!調升存款利率 1年定存利率逾14年新高

央行23日決議升息半碼、利率連5升,國銀龍頭台灣銀行今天宣布,自27日起調升存款利率,1年期定期儲蓄存款機動利率調高0....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