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夫妻遊紐西蘭危險駕駛!7大三寶行徑登國外節目 網酸爆:台灣之光

三立前董事長去世家族恩怨「如八點檔」 親友喊話:不要再消費海董了

首例兒童猴痘個案!竹市4歲男童遭同住家人傳染「發燒、軀幹出疹」

台幣上半年偏弱…下半年見2字頭?路透:要看外資與台股

新台幣2022年全年累積貶值幅度接近10%,今年表現要看台股的表現與外資的行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台幣2022年全年累積貶值幅度接近10%,今年表現要看台股的表現與外資的行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路透報導,台灣股、匯市在經歷虎年「虎頭蛇尾」行情後,邁入兔年,台幣匯率能否揚眉「兔」氣?分析師和交易員認為,台幣上半年匯率會在相對低點,接下來要關注外資台股動向,如果外資重回買超台股,下半年台幣匯率有望再現「2字頭」。

台幣匯率去年重貶近10%、台股更是重摔逾22%,受通膨飆高、俄烏戰爭、聯準會激進升息與外資瘋狂撤離等不利因素影響。路透報導,展望2023年,市場人士表示,台幣雖有機會升破30元大關,但不是趨勢,且不易再看到前兩年一路暴衝的走勢。

一家大型投顧的分析師表示,「今年台幣決定點又回到台股身上,外資進出主導台幣和台股趨勢」,去年外資大賣超台股、疫情及地緣政治等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加上升息趨勢放緩,台幣最低點就在32元,最高有機會看到2字頭。

他分析,台幣有望重現「2字頭」主因是美元利率已接近高檔,市場氣氛由關注通膨轉為觀察景氣,通膨若見高點往下、實質利率轉正,降息預期心理將伴隨而來,台幣即有機會勁升;另外,外資連三年賣超台股約2.3兆台幣,今年有望回頭買台股,預估匯入力道應相當強勁,激勵台幣走揚。他說,明年台灣和美國即進入選舉年,台、美都不希望受地緣政治等非經濟性因素干預,台幣和台股將回歸基本面及資金面。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台美利差因素自去年10月起開始淡化,尤其是聯準會11、12月升息後,台灣各銀行美元存款利率未同幅度調高,目前美元一年期定存利率約在3.75%,與美國聯邦資金利率4.25%至4.50%有一段差距,顯示大部分銀行開始思考聯準會升息接近尾聲,利差也開始往下。

林啟超說,台幣與台股應是亦步亦趨,第1季台幣偏弱勢,受春節及大陸疫情等因素干擾,元月出口不會好,台幣也將偏弱,再加上企業下修獲利可能拖累全球股市回檔,股市本益比預料處在低檔,台股和台幣將跟隨國際股市拉回。但他說,第2季全球經濟有機會落底,估聯準會3月或5月應是最後一次升息,美元轉弱效應已發酵,聯準會若停止升息,台幣就會「稍微強一下」,接著若全球股市出現反彈行情,不排除激勵台股強彈,「台幣有機會升破30元整數大關」。

不過,一家大型公股商銀高層主管認為,由於台美利差仍大、台灣經濟成長表現可能不佳,即使有外資匯入且出口大於進口,但出口商和傳統產業還在消化庫存,台幣大幅升值機率較小,今年應是呈偏弱格局,比較難見到2字頭,「台幣雖然不是整個亞洲最弱的貨幣,但也不會太強」。

台幣 台股 外資

延伸閱讀

2023台股先蹲後跳!鎖定焦點產業 2原則選好股

台股開紅盤 湧搶短買盤

台股開戶人數 連三月上升

台股ETF除息列車 啟動

相關新聞

葉丙成也叫兒子閃名車!超跑險讓你不怕「一夜致負」?

「看到要閃!」近日,台大教授葉丙成在臉書貼文,表示要兒子遠離logo「有翅膀」的賓利名車,怕一不小心擦撞,就賠不完兜著走。網友紛紛提醒趕快投保俗稱「超跑險」的超額責任險。究竟超跑險保什麼?

央行理監事會議摘要曝光!鷹派理事:升息應比照國際以1碼為調幅

中央銀行今(4)日公布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儘管全體理事一致同意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但鷹派理事在會中仍...

im.B不只是龐氏騙局…台大財金系也被騙百萬!二胎放款即便有不動產當擔保品也「必知的事情」

半夜滑手機,塗鴉牆終於推給我最近新聞熱頭上的im.B借貸平台苦主影片《台大財金畢業又怎樣?被騙271萬...》,早上和朋友聊了一下,加上看了幾篇見解都覺得搔不到癢處,想想還是決定花點時間給大家幾個基本概念。

COVID-19降至第4類法傳 業者:理賠高峰已過影響不大

COVID-19自5月1日起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4類,牽動部分防疫保單理賠條件,不過產險業坦言,理賠高峰已過、加上保...

台新Richart聯手街口支付 推「街利存」帳戶祭3%回饋吸客

台新銀行與街口再度合作,今日舉行記者會,重磅推出「街利存」帳戶,串聯用戶數眾多的Richart數位帳戶及街口支付App,...

央行升息台銀開第一槍!調升存款利率 1年定存利率逾14年新高

央行23日決議升息半碼、利率連5升,國銀龍頭台灣銀行今天宣布,自27日起調升存款利率,1年期定期儲蓄存款機動利率調高0....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