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俄軍飛彈夜襲基輔釀3死 一位女子喪命竟是因為防空洞「上鎖」沒開

新台幣封關2022年狂貶近1成 明年看地緣政治等3件事

新台幣2022年全年累計重貶3.018元,貶幅高達9.83%,創下25年來最大貶幅。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潘俊宏攝影
新台幣2022年全年累計重貶3.018元,貶幅高達9.83%,創下25年來最大貶幅。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潘俊宏攝影

新台幣匯率今天封關,2022年全年累計重貶3.018元,貶幅高達9.83%,創下25年來最大貶幅。對於明年新台幣匯率是否可揚眉吐氣,專家分析,地緣政治等3因素牽動下,新台幣大幅走升有難度,30元料將成為常態。

2022年匯市今天封關,新台幣兌美元收盤收在30.708元,小升2.4分,外匯交易員表示,外資還在休假期間,出口商動作也不大,量能有限之下,台北及元太外匯市場總成交金額為10.45億美元。

根據央行統計今年主要貨幣對美元變動,新台幣累計貶值9.83%,貶幅超越韓元的5.99%、人民幣的8.25%,不過日圓更為慘烈,全年貶值12.87%。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3年,外界關注新台幣匯率是否可揚眉吐氣,台新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陳有忠點出3件事將牽動新台幣匯率走勢。

影響台幣的首要關鍵是美元,陳有忠指出,美國聯準會(Fed)「暴力升息」是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關鍵,目前看來,聯準會升息步入尾聲,頂多升至明年第1季,而美元指數衝至114.78的高點後向下修正,美元套利該上車的都上車了,甚至「提前下車」, 未來很難再重啟先前那麼強勁的漲勢。

「美元強勁的地雷已經拆除,新台幣空襲警報結束」,陳有忠直言,隨著聯準會升息走向尾聲,美元指數可能繼續下修,提供台幣回升力道。

不過陳有忠接著點出一個牽制新台幣升值的因素,「這一個多月美元回落,台幣反彈卻沒有同步,主因是另個地雷、地緣政治台海緊張的因素還在」。

陳有忠直言,俄烏戰爭給大家一個啟示,自己要先有抗戰意願,西方國家才願意資助,這也是台灣政府近日宣布恢復義務役役期至1年重大決策的原因;而台海局勢劍拔弩張,外資心生疑慮,將壓縮新台幣的升值空間。

至於第三個影響因素,陳有忠表示,前幾年新台幣升值榮景很大部分是靠出口亮麗表現支撐,如今經濟基本面走弱,加上龍頭廠商台積電前往美國設廠,削弱部分出口商拋匯動能。

匯銀主管分析,新台幣明年有機會回升,但空間有限,料將在30至31元的大區間偏升整理,測試29元有難度,頂多曇花一現。

匯銀人士也認為,2023年新台幣匯率應在30元至31元間整理,下半年或許會有轉機;他指出,中國近期宣布解封,因防疫措施鬆綁,確診數快速增加,但若明年下半年走出陣痛期,經濟穩步回升,可望吸引資金回流亞洲市場。

新台幣 台幣匯率 美國聯準會

延伸閱讀

北向資金連七周淨流入 陸股解封行情醞釀

12/30【早晨財經速解讀】2022封關大漲 台積電ADR漲近4% 守住巴菲特防線 特斯拉飆漲8%台股2023能衝萬八?

台股封關 收紅機率高

匯市封關 全年貶近一成

相關新聞

央行理監事會議摘要曝光!鷹派理事:升息應比照國際以1碼為調幅

中央銀行今(4)日公布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儘管全體理事一致同意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但鷹派理事在會中仍...

im.B不只是龐氏騙局…台大財金系也被騙百萬!二胎放款即便有不動產當擔保品也「必知的事情」

半夜滑手機,塗鴉牆終於推給我最近新聞熱頭上的im.B借貸平台苦主影片《台大財金畢業又怎樣?被騙271萬...》,早上和朋友聊了一下,加上看了幾篇見解都覺得搔不到癢處,想想還是決定花點時間給大家幾個基本概念。

COVID-19降至第4類法傳 業者:理賠高峰已過影響不大

COVID-19自5月1日起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4類,牽動部分防疫保單理賠條件,不過產險業坦言,理賠高峰已過、加上保...

台新Richart聯手街口支付 推「街利存」帳戶祭3%回饋吸客

台新銀行與街口再度合作,今日舉行記者會,重磅推出「街利存」帳戶,串聯用戶數眾多的Richart數位帳戶及街口支付App,...

央行升息台銀開第一槍!調升存款利率 1年定存利率逾14年新高

央行23日決議升息半碼、利率連5升,國銀龍頭台灣銀行今天宣布,自27日起調升存款利率,1年期定期儲蓄存款機動利率調高0....

連侯友宜都被盜圖 唐鳳:協助解決臉書詐騙問題

Google、Meta(facebook)假帳號及詐騙事件頻傳,詐騙集團甚至盜用了新北市長侯友宜的照片並合成賣藥,讓侯友...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