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誰對狒狒開的槍?傳派第四方人士圍捕 新竹縣府急澄清

拳擊/林郁婷事件疑雲!IBA仍被國際奧會停權中 賽事合法性令人質疑

汪小菲討500萬生活費敗訴不服 曬「採草莓5280元」請款單揚言上訴

6成民眾嘆退休投報率太差 施羅德籲退休理財掌握四字訣

施羅德投信今發布「2022台灣投資人退休大調查」。圖/施羅德提供
施羅德投信今發布「2022台灣投資人退休大調查」。圖/施羅德提供

打造退休穩定現金流不容易,施羅德投信今(7)日發布「2022台灣投資人退休大調查」指出,「銀行儲蓄或定存」雖仍是最多人使用的退休理財工具,但以「股票」為退休理財工具的比例,遠較去年調查大11%,達到7成的持有率,顯示越來越多民眾將投資股票納入退休規劃一環。施羅德也建議,可透過「W.I.S.E」理財四字訣,打造機智的理財習慣、也才能創造機智的退休生活。

隨退休金準備的責任從政府與企業移轉至個人身上,退休規劃已成為現代人的人生必修課,但動盪政經環境下,創造穩定退休金非易事,施羅德投信認為,時勢變動迅速、投資人的觀念也隨之影響,今年的烏俄戰爭、美聯準會強勢升息,當讓過去習以為常的景氣環境都可能會遭逢巨變,也會打斷長年累積的退休準備。

施羅德與政大商學院教授楊曉文合作,發表「2022年施羅德投信X政治大學」退休大調查,除更多人選擇股票納入退休規劃,63.4%的受訪者表示,整體退休投資的平均報酬率比預期差,顯示今年以來台灣資本市場的波動有關。

另,有近6成5的退休投資者表示近兩年曾調整過投資組合,其中,近半因是因為「市場波動大」而主動進行調整,尤其以30至39歲投資族群最為顯著,這也突顯出,隨著投資股票的比重增加後,退休規劃更容易遭受短期市場波動影響,因此多數民眾會擔心退休金不夠用。

報告也發現,受訪者對未來退休生活最擔憂的,是退休金不族達到預期舒適的生活(63.2%),其次是擔憂不足以支付日常基本生活開銷(55.5%),尤以年輕族群(67.8%)最擔心。

施羅德投信業務行銷長陳思名指出,變動的環境讓投資人處境艱難,一方面要對抗大環境的影響並創造穩定的現金流,另外則是了解產業動態、精準掌握投資機會,成為現下退休理財的新課題。但她強調,「行情總在絕望時出現」是投資上常見的法則,2022年的修正也創造出可期待的新時代,因此,呼籲投資人反而要轉為樂觀、把握機會。

施羅德建議,民眾規劃退休準備可透過「W.I.S.E」理財四字訣,分別是Wellness(醫療福祉)、Income(現金收益)、Sense(面面俱到),以及Environment(永續未來),以機智的心態和策略,打造出成功的「機智退休生活」。

其中,針對Income部分,陳思名說,疫情經驗顯示,市場變動劇烈、利率環境也隨之起伏,要確保退休後有穩定的現金流,常見的是收益型商品(Income),而多元債可說是當中翹楚。多元債商品涵蓋各類型債券的投資策略,若以全球做為標的,便能以彈性多元的方式將各類債券納入其中,會是有效累積收益的方式,也能幫助退休後擁有一定的現金流。以過去20年統計來看,多元債指數能累積年化將近5%的報酬率,波動度僅有5.8%,是納入退休準備的不錯選擇。

退休規劃 羅德

延伸閱讀

NBA /湖人及時雨! 施羅德、布萊恩明日本季首秀

策略師:要說服Fed轉鴿 衰退前景還缺這一塊拼圖

NBA/湖人壞消息 施羅德拇指手術預估缺席3至4週

NBA/否認昔日8000萬美元續約條件 施羅德:湖人沒報過價

相關新聞

央行升息台銀開第一槍!調升存款利率 1年定存利率逾14年新高

央行23日決議升息半碼、利率連5升,國銀龍頭台灣銀行今天宣布,自27日起調升存款利率,1年期定期儲蓄存款機動利率調高0....

連侯友宜都被盜圖 唐鳳:協助解決臉書詐騙問題

Google、Meta(facebook)假帳號及詐騙事件頻傳,詐騙集團甚至盜用了新北市長侯友宜的照片並合成賣藥,讓侯友...

信用卡繳學費家長不愛0息分期 他豪刷百萬學費一次付清

農曆年剛結束,學費季緊接著而來,雖然近年很多家長已經改用信用卡繳學費,但根據發卡行統計家長們最喜歡的方案,結果卻讓不少人...

獨/公股金融高層人事異動 沈榮津掌台灣金控董事長

內閣改組後首件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異動案敲定,行政院今(2)日核定台灣金控董事長異動人事案,行政院前副院長沈榮津接任台灣...

熱錢瘋狗浪 台幣閃見29字頭

台股指數昨(31)日大跌228點,新台幣匯率持續激情演出。熱錢昨天瘋狂匯入15億美元,新台幣匯率盤中一度闖破30元大關、...

彭博訪調:台灣今年不會升息 台美利差可能擴大

彭博資訊訪調的經濟學家大多預測,為支持成長,台灣央行今年都不會升息,維持利率在1.75%。但美國聯準會(Fed)官員已一...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