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台版柬埔寨 金管會將訂異常交易態樣納銀行內控

「台版柬埔寨」詐騙集團囚禁案在全台各地發生,許多民眾因求職前往面試卻遭囚禁凌虐,甚至有被害人因此喪命。金管會今表示,針對近期失蹤人口遭利用作為人頭戶的問題,將請銀行公會就帳戶被司法警察機關通報列為警示前的異常徵兆,蒐集常見異常交易態樣,並納入內控機制中。
金管會、財政部、數位發展部、內政部明天將列席立院財委會針對「阻斷詐欺金流,跨部會施政整合、規劃與執行成效檢討」進行專題報告。
根據金管會今提交給立院財委會的報告,報告中指出,針對近期失蹤人口遭利用作為人頭帳戶的問題,金管會近期已與內政部警政署召開會議研商,將請銀行公會儘速就存款帳戶被司法警察機關通報列為警示前的異常徵兆,蒐集常見異常交易態樣,並請警政署提供犯罪偵查的新型態犯罪態樣,以供金融機構納入內部強化控管機制,即早發現詐騙案件。
金管會指出,9月6日已函請各銀行,將銀行公會彙整15種共通性態樣,納入預警指標或內部作業規範加強控管,也請銀行公會持續定期滾動檢討共通性態樣;另為防止存款人帳戶款項遭盜轉,也請銀行對於民眾申辦網路銀行,或開啟約定轉帳帳戶服務時,銀行應落實主動關懷提問,如果有網路交易,應採行一次性動態密碼(OTP)驗證機制,或其他即時通知方式,提醒帳戶所有人。
此外,近期也發生第三方支付或電子支付盜刷或盜領事件。金管會在報告中也表示,針對防制第三方支付詐騙議題,已分別在7月25日、8月17日、12月6日與台灣高等檢察署及法務部召開研商會議,盤點務實可行的防制詐騙措施。
金管會表示,近期在對銀行金檢時,有發現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利用虛擬帳號收取疑似詐騙資金,10月19日已將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涉及疑似洗錢交易態樣,移請數位發展部參考。金管會已請銀行公會要建立「第三方支付業者及其賣家異常交易態樣」,11月7日彙整相關異常表徵或態樣提供給金融機構,並納入內部規範加強控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