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辦初選!國民黨2024總統提名機制拍板 採徵召方式產生候選人

極權好朋友?中俄聯合聲明的「習普互利陣線」

放大你的普發6000元!選對領取管道 銀行、餐飲住宿優惠一把抓

裸辭多久找不到工作該焦慮?調查:六個月就拉警報

裸辭多久找不到工作該焦慮?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今(6)日分析指出,有工作經驗的上班族,謀職期平均落在三 ~ 六個月,換言之,一但待業超過六個月的期限,對於求職者會造成莫大的心理壓力,擔心是否失去職場競爭力,且要同時面對預備金可能不夠用的窘況。

日前有網友在1111職涯論壇發文抒發「裸辭後找不到工作」的焦慮心情,原PO表示自己從事IT相關工作,已有好幾年的工作經驗,前陣子離職後旅行數個月,沉澱後開始找工作,卻找了三個禮拜還沒有找到並感到焦慮,認為自己沒有競爭力了。網友認為「不要著急,工作需要緣分的」、「裸辭後找了快七個月才找到比較適合的,存款還夠的話先緩緩,會等到好的機會的」,不少網友提醒「太急著找工作,小心找到屎缺」。

不少有裸辭經驗的網友分享自身經驗,建議原PO待業期間首先要準備好足夠備用金,起碼要能支持一年以上的基本生活開銷,才有底氣慢慢挑選喜歡的公司及職位;其次保持作息正常,不要因為沒有工作而打亂生活節奏,除了吃喝玩樂、旅遊等紓壓活動,也要安排規律的運動、進修計畫,將身心靈調適到最佳狀態;最後要確實記錄與控制待業期間的花費及找工作排程,才能從容不慌亂的面對下一份工作。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僅有27%上班族會選擇裸辭,其餘超過七成上班族都傾向「騎驢找馬」且走且看,確定有下一份工作後才會向原公司提出離職。至於辭職後多久還沒有找到工作會感到焦慮?待業三 ~ 六個月占38%、待業二 ~ 三個月占24%、待業超過六個月占16%、待業一 ~ 二個月占22%。對於長時間待業感到焦慮的最主要原因包含害怕失去職場競爭力、擔心下一份面試觀感不佳、緊急預備金不夠用等。

張篆楷提醒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上班族想要裸辭、讓身心好好休息無可厚非,但還是得後續有完善的謀職計畫,避免因心急而濫竽充數,勉強自己接受不滿意的工作,反而可能落入不斷裸辭、轉職的迴圈中。

張篆楷表示目前防疫措施鬆綁,民眾生活步調已逐漸回到常軌,台灣內需市場升溫,反映在徵才熱度上,根據1111資料庫顯示,統計至今年11月份有高達63.9萬個工作機會,企業求才若渴,正是找工作的好時機,且即日起到2023年1月19日截止,只要透過1111投出履歷並且找到工作,滿三個月即可申請1萬元獎金,包括全職、兼職、工讀皆可參加該活動,鼓勵待業中的求職者勇於挑戰、開啟職涯新未來。

焦慮 上班族

延伸閱讀

薔薔爆無尊對助理開黃腔 害對方嚇到離職

捲同居男友吸毒醜聞難翻身 女星片瀨那奈無戲可拍轉行當上班族

常熬夜、少運動、三餐不正常 38歲上班族腦中風

「口罩禁令鬆綁後還會戴口罩嗎?」上班族狂推這優點:繼續戴!

相關新聞

徵貨車司機!月薪35K「保護警察安全」 過來人大讚爽缺:錢輕鬆賺

每個行業都有其薪資行情價碼,以及外人難以體會的甘苦。在新北市泰山區有人開出緩撞車駕駛職缺,月薪35K起跳,然而有不少人看完工作內容後,卻直呼是很安全的工作,根本爽缺。

同事是「職場蟑螂」怎麼辦?醫師教應付之道:他們是小孬孬

職場是每個上班族耗費最多時間、精力的地方,與同僚間的相處情況也左右著工作情緒,如果遇到愛散布流言、小動作很多的同事,著實令人困擾。知名家醫科醫師許書華就稱這種人為「職場蟑螂」,並提供對付他們的方式。

過勞之島? 台灣年均總工時全球第4高

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勞工在二○二一年的平均年總工時為二千小時,創歷年最低紀錄,但推測是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實施減班休息(...

老闆光說「共體時艱」加薪只一千 他工作多三倍壓力大到邊做邊哭

民生物價不斷地漲,薪水卻沒有漲,通貨膨脹惡化讓許多民眾的生活都苦不堪言。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你願意幫公司共體時艱多久」,引發網友共鳴。

要懂英日語!台鐵徵車勤服務員起薪僅3萬 挨轟剝削勞工

隨著台鐵EMU3000新自強號陸續加入營運,台鐵昨公告甄選車勤服務員,總計正取30名,備取70名,月薪3萬256元,不過...

中華快遞 揚言年前大罷工

中華快遞為中華郵政旗下子公司,不滿公司未如期發放全額績效獎金,中華企業工會昨前往政院陳情,抨擊蘇內閣是「騙子政府」,盼政...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