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愛立康藥局老董誆投資吸金上億 地檢署指揮調查局擴大搜索

狒狒抓到了!逃進富岡民宅被捕畫面曝光 一槍麻醉終結奔逃

產地調蛋喊出驚天價2400元 中盤缺蛋撐不住「已現倒閉潮」

拉美、亞洲不含日本與全球新興股市 迎來資金淨流入

過去一周包括聯準會偏鴿的會議紀要、就業市場出現降溫以及顯示出疲態的經濟數據等多空雜音持續影響市場情緒,加上感恩節假期使交投較為清淡,股市資金略有降溫。根據美銀引述EPFR統計顯示,過去一周包括全球新興市場、亞洲不含日本及拉丁美洲等地股市迎來資金淨流入,其餘市場資金則呈淨流出狀態。

回顧近期股市,安聯投信表示,過去一周前半市場觀望美國聯準會最新政策會議紀要,後半周隨著會議紀要釋出鴿派訊號,與就業市場有降溫跡象,市場預期升息腳步有望放緩,股市情緒有所轉佳,美股四大指數過去一周中場全數收紅。

檢視不同類股表現,安聯投信表示,後半周改善的風險情緒激勵股市表現,其中美股標普500指數各類股單周普遍走揚,其中又以民生消費類股領漲;從不同投資主題來看,包括水資源、潔淨能源、人工智能、寵物及電動車等各主題類指數也全線收紅。

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隨著美國通膨有放緩跡象,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角度有望降速,加上中國也可能放鬆防疫限制,帶動風險性資產反彈。從11月初至近期,MSCI世界指數中11大類股全數收紅,類股間也出現輪動表現,市場情緒有所改善。

從總體經濟面來看,莊凱倫表示,由於貨幣政策效果往往具有滯後性,隨著聯準會的強勁升息循環進入下半場,市場焦點將由升息逐漸轉往經濟衰退的議題;為了抑制通膨,聯準會將使政策利率高於長期均衡利率(2.5%)一段時間,而若通膨下降的速度越慢、政策利率停留在高位越久,則經濟朝衰退方向的機率也就會隨之提高。

在投資方向上,莊凱倫指出,隨著全球經濟延續下行趨勢,未來經濟放緩甚至衰退的風險仍在,投資上建議仍應以品質與防禦為核心、以因應高波動市場;不過因11月以來市場反應聯準會升息有望放緩及樂觀預期中國可能鬆綁清零政策,推升風險性資產反彈,也可適量加碼如新興亞股及全球可轉債等資產,參與此波行情。

台股部分,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受到美股反彈走勢、美元指數回軟與交投回溫提振,加上跌深、評價面修正後的優勢支撐盤面呈現輪動狀況;此外,在半導體族群出現跌深強彈後,原本相對落後的金融與傳產族群也在近日相近接棒,相繼走揚。

展望後市,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 由於從基本面來看,明年第一季仍處在獲利下修的階段,故建議可先觀察接下來的市場情緒,再關注美國11月份通膨數據、聯準會升息幅度、感恩節銷售數據與中美領袖會面後的策略變化等面向,作為投資時的判斷參考。

在題材上,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面臨景氣放緩挑戰、需求端仍有不確定性的前提下,目前產能見度可以看到明年具成長性者相對較少,故方向上仍應優先聚焦如IP/ASIC、龍頭晶圓代工、車用電子、伺服器及高速傳輸領域等族題材。

美國聯準會 升息 台股

延伸閱讀

不確定性降溫 統一投信:2023科技股聚焦藍海產業

鮑爾放鴿!台股早盤大漲逾250點重返萬五 台積電站上500元

美股道瓊漲737點邁牛市 聯準會升息放緩在望

11月大漲15% 台股迎作夢行情

相關新聞

遺產過了十幾年都繼承不了…因大伯嫌不夠! 律師提「3種解決方式」

身為父母,能做的就是立遺囑(做好財產規劃),誰也不想看到日後自己的子女,為了遺產兄弟鬩牆,子女不管大的小的都是自己的心頭肉,希望他們即便不和也不要反目成仇,父母能再為他們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保障他們的情份。

遺產稅不按時處理會怎樣?律師「恐多花錢」:可能有三大損失

一對姐妹花在父親過世後,繼承了父親4263萬多的遺產,但因為沒有按時繳納,166萬的遺產稅加上滯納金變成183萬多元,而執行署在變賣父親股票時,剛好是股價低點,造成姐妹損失…。

信用卡不用就剪…最短過半年「好處」賺更多! 他:對評分不會產生嚴重影響

身上有不會用的信用卡,可以把它剪掉(要剪掉該銀行向下所有的卡),等6個月至1年後...

遺產配偶可先拿50%後…才分其他繼承人? 律師提「四迷思」:非婚後財產

遺產的概念,是指繼承發生時(即死亡),被繼承人名下/甚至非名下但實際上屬於被繼承人所有財產,都包括在內,遺產範圍比婚後財產的概念大很多,所以不能將剩餘財產差額分配,直接套用在遺產分配的概念,直接拿一半,會侵害其他繼承人的權利。

8年主任沒升官…跳槽僅1年就升總監!職場啟示:猛虎在豬圈久待也變成豬

看不到你潛能,把你當豬豢養的公司,不必要久待...

遺產外國人可繼承嗎?越南媳婦消失6年卻來分房的啟示:辦繼承是拖不得的

這裡說的沒得分是房子不能登記在兒媳名下,應繼分比例的錢她還是可以分的...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