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發展部唐鳳:台建立個資監督機制 要採歐盟高規格
進入開放銀行年代,產業與政府運用應用資料同時,民眾個資保護更顯重要。數位發展部長唐鳳今(30)日指出,數位部要防護資安、守護資安,透過隱私強化技術數據應用時候無關個資,這也是歐盟今年正式執行的數據法案中的核心內涵,今年8月,台灣憲法法庭要求,政府必須建立獨立個資監督機制,代表現在開始使用數據時候,要運用歐盟高規格,強化數據隱私處理。
中華金融科技產業促進會今日舉行「開放資料 共創數位台灣」研討會,邀請多位立委、官員以及金融科技專家,共同探討台灣法規與政策,能否調整資料開放政策,因應數位創新發展。
唐鳳演講時指出,通訊傳播牽涉到個資,此時運用隱私強化技術、甚至加密計算,就能在保護個資之餘,照顧到各行各業。政府推動「政府資料開放」(Open Data)至今,目前已經有5.7萬筆資料,包括空氣品質、不動產實價登錄等等,運用在各個地方,例如奉茶行動等等。
唐鳳說,數位部正在與各部會合作研議,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徵集外界對於高應用價值的想法,面對保護民眾個資需求,唐鳳說,個人數據持有者如果是自願無償提供公共服務,就是高金融價值,因為數據供應性不是只有政府本身開放資料,還有數據持有者的數據貢獻價值。
但同時,今年8月,我國憲法法庭要求,政府也必須建立獨立個資監督機制,代表從現在開始,使用數據時候,必須要運用歐盟高規格,確保經過強化數據隱私處理。
今年10月8日,台灣獲得歐盟邀請,加入隱私以及個資保護聯合宣言,共同宣示推動可以信賴的資料流通,台灣加入此項宣言,藉由此一國際合作機制可強化與歐洲、印太等地區國家的合作與交流,提高個資隱私標準,且國際能夠交叉承認。
唐鳳強調,完整規範的法律框架與政策、強化國際傳輸保障、獨立監督機關等制度,缺一不可,未來數位部在推動數據公益與個資保護趨勢,在國發會指導下,一定可以與國際接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