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連3年落空...九局下半他再見一擊 奪地方特考桃園市榜首

黑煙直竄!台南東區磚造民宅大火猛烈 消防局出動急灌救

真存「骨」!明年恐剩6金控可穩配息 總股息剩千億元

今年股債市崩跌吃掉金控股淨值,也吃掉龐大存股族的股息。據14家金控揭露到9月底財報,攸關配息的淨值項下「其他權益」科目,虧損已攀升到1.23兆元,較上季暴增41%,若以此到年底虧損數未能明顯縮減,明年將僅剩六家金控有配息實力。聯合報系資料照
今年股債市崩跌吃掉金控股淨值,也吃掉龐大存股族的股息。據14家金控揭露到9月底財報,攸關配息的淨值項下「其他權益」科目,虧損已攀升到1.23兆元,較上季暴增41%,若以此到年底虧損數未能明顯縮減,明年將僅剩六家金控有配息實力。聯合報系資料照

今年股債市崩跌吃掉金控股淨值,也吃掉龐大存股族的股息。據14家金控揭露到9月底財報,攸關配息的淨值項下「其他權益」科目,虧損已攀升到1.23兆元,較上季暴增41%,若以此到年底虧損數未能明顯縮減,明年將僅剩六家金控有配息實力,估全年配息額恐僅剩1000億元左右,下探9年新低。

這六家仍有配息實力者,包括富邦金(2881)、元大金(2885)、兆豐金(2886)、永豐金(2890)、中信金(2891)和第一金(2892),除中信金可能略為縮水外,其餘五家都暫可維持與今年相當的配息水準。

但是否配息,仍有兩大變數,一、永豐金與兆豐金明年有增資計畫,金管會恐不允許「一手增資、一手配息」,這兩家金控是否能配息仍有疑慮,二、富邦金與第一金子銀行均屬「不能倒銀行」,過度配息恐難維持金管會高標的資本適足率要求,兩大變數都將進一步壓縮這六家金控配息空間。

扣除與富邦金合併的日盛金外,據14家金控財報,今年前9月淨值已蒸發1.47兆元或31%、僅剩下3.22兆元,主因是今年來股債崩跌,造成金融資產帳上未實現損失擴大,影響淨值項下「其他權益」會計科目從去年底3221.8億元,一口氣轉為虧損1兆2345億元。

金控主管坦言,當其他權益轉為負數,依規定,就需提列同數額的特別盈餘公積,類似「提存準備金」概念,直到其他權益轉為正數才能「沖回」,避免公司「虛盈實虧」亂發股息。

簡言之,一旦其他權益到今年底仍是「負很大」,就會讓各金控、銀行配息縮手。據14家金控9月底數字,僅剩第一金維持正數,其餘13家金控全盤墨,又以五大壽險金控虧損衝破千億元、虧最兇。

據估算,這五大壽險金控中,僅富邦金有豐厚家底(未分配盈餘)及今年高獲利可以抵消虧損,可維持今年配息實力外,中信金配息空間也遭壓縮,其餘國泰金(2882)、開發金(2883)和新光金(2888)恐到年底也難逆轉龐大的負數缺口。

法人說,即便第四季台美股、債市趨穩,有助縮減各金控的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但壽險金控又面臨台幣急升,「股債穩了、匯市又虧了」恐難續拉抬獲利,壽險金控依舊吃鱉。

以股利發放年度來看,15金控配發現金總股息是在2015年衝破千億元達1297億元後,一路震盪緩步走高,到2022年配發總股息達2384億元創史上新高,如今在升息風暴壟罩下,2023年配發今年總股息時,恐僅剩千億元左右,存股終變成存「骨」。

配息 富邦金 中信金 兆豐金 第一金 永豐金 元大金 國泰金

延伸閱讀

再升息是笨方法?中信金首席經濟學家:應考慮多縮表

富邦金:明年市場撥雲見日

富邦金韓蔚廷:明年投資市場很大機會可以撥雲見日

11/15【早晨財經速解讀】巴菲特買台積電!台積電ADR盤後大漲7% Q3國泰金抄底 富邦金賣股債 10月金控獲利續降能有轉機?

相關新聞

央行升息台銀開第一槍!調升存款利率 1年定存利率逾14年新高

央行23日決議升息半碼、利率連5升,國銀龍頭台灣銀行今天宣布,自27日起調升存款利率,1年期定期儲蓄存款機動利率調高0....

連侯友宜都被盜圖 唐鳳:協助解決臉書詐騙問題

Google、Meta(facebook)假帳號及詐騙事件頻傳,詐騙集團甚至盜用了新北市長侯友宜的照片並合成賣藥,讓侯友...

信用卡繳學費家長不愛0息分期 他豪刷百萬學費一次付清

農曆年剛結束,學費季緊接著而來,雖然近年很多家長已經改用信用卡繳學費,但根據發卡行統計家長們最喜歡的方案,結果卻讓不少人...

獨/公股金融高層人事異動 沈榮津掌台灣金控董事長

內閣改組後首件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異動案敲定,行政院今(2)日核定台灣金控董事長異動人事案,行政院前副院長沈榮津接任台灣...

熱錢瘋狗浪 台幣閃見29字頭

台股指數昨(31)日大跌228點,新台幣匯率持續激情演出。熱錢昨天瘋狂匯入15億美元,新台幣匯率盤中一度闖破30元大關、...

彭博訪調:台灣今年不會升息 台美利差可能擴大

彭博資訊訪調的經濟學家大多預測,為支持成長,台灣央行今年都不會升息,維持利率在1.75%。但美國聯準會(Fed)官員已一...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