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央行看到關鍵數據 指建商成本下降房價有讓利空間

央行升息效應發威,房市買氣冷卻,房價依舊居高不墜,不過央行官員今天指出,從營造工程物價指數走勢可以發現,成本壓力已經降低,現在建商比較有讓利空間。
中央銀行今天公布10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金額降至新台幣472.72億元,創下近8個月最低水準,房貸利率則續揚至1.827%,為逾6年半新高,顯見升息對房市的影響愈來愈顯著,買氣明顯降溫。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表示,央行升息、經濟前景不確定性攀高,加上金融市場震盪,均使買方購屋趨於保守。
至於民眾最關心的高房價議題,蔡惠美指出,先前建商多表示高房價關鍵是材料價格高漲、缺工嚴重,導致營造成本居高不下,但觀察近期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年增率,今年5月以來「都是往下走」。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營造工程物價指數自109年底逐漸攀高,110年漲幅更迅速擴大、年增率突破雙位數,全年平均上漲10.93%,直到今年漲幅回落,5月起年增率回到9.49%的個位數成長,到了10月,更只剩下4.57%。
「未來成本增幅的縮小,應該會對房價有點影響」,蔡惠美表示,房價是成本加上利潤,成本包含購地及營造成本,而營造成本漲幅收斂,意味對建商壓力降低,接下來就看建商財務狀況如何,是否堅持高房價以支撐利潤,還是因應買方需求而降價。
媒體追問,營造成本下降,是否意味建商有讓利空間,蔡惠美回答:「我想應該是,但也要看財務體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