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氣候監管愈趨嚴格 投資人應把握淨零投資機會
第五屆全球企業永續論壇(GCSF)18日於台北正式閉幕,在國際投資決策支持工具和服務供應商MSCI 與 CFA Society 合辦的 「全球企業永續論壇:邁向淨零排放未來」中,MSCI 台灣區業務負責人暨執行董事陳彥霓指出,雖然各國持續呼籲因應氣候風險、追求淨零碳排,但全球升溫的情況至今尚未顯著改善。只有透過資本市場與監管強制要求,政策才能具體推動。
第 27 屆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27)於18日閉幕,氣候相關議題再度成為全球焦點。陳彥霓指出,氣候風險揭露對淨零碳排至關重要。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披露工作組( TCFD)這類自願性的倡議,對參與者雖然沒有強制力,但愈來愈多監管機構將 TCFD 框架納入氣候相關揭露法規中。今年 3 月,美國證管會宣布將制定法規,強制要求企業揭露氣候風險。
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楊曉文表示,如何做好氣候風險揭露對於達成淨零目標非常重要。如果企業只是為了遵循法規而進行揭露,實際上卻沒有具體的作為,未必能增進永續投資的效益。
國泰投信量化暨指數事業處主管鄭立誠也表示,投資看的是在經濟在轉型至低碳經濟的趨勢中,企業在決策時能否有效把可能遇到的潛在風險,納入日常決策流程去討論、精進並找到解決方案。
根據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數據庫資料,截至 2022 年,亞太地區的責任投資相關政策法規累計達到 226 項,影響機構投資人的政策法規達到 93 項。
MSCI ESG 與氣候研究部亞太區主管王曉書表示,ESG 投資成長的腳步持續加速,這是由於愈來愈多新一代的投資人非常在意 ESG 與氣候考量,並且有愈來愈多 ESG 相關法規與揭露標準產生,投資人也認為 ESG 數據和評級會有助加強投資組合,而科技與 ESG 數據的發展更是如虎添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