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錢包中綁卡、綁帳戶 金管會:明年4月需簡訊載明

許多民眾會使用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綁信用卡或銀行帳戶,但卻演變為歹徒盜刷、盜領的工具,金管會銀行局今表示,明年4月12日後,所有銀行針對民眾綁卡、綁帳戶時,必須發送簡訊通知,且當中須載明「綁定驗證」,讓民眾知道是在綁卡或綁定信用卡。
之前金管會曾披露,有歹徒假冒果農臉書小編,在臉書上提供一組假的下單網址,引誘民眾提供信用卡卡號與一次性密碼(OTP),歹徒趁機把卡號綁定在第三方支付,過程中受害民眾有收到「1元刷卡簡訊」,但誤以為是果農誤刷1元,其實是信用卡已成功綁定在歹徒電子錢包上。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日前召集銀行公會開會討論,要求發卡銀行當民眾在綁卡時,必須在發送的OTP簡訊中,需載明「綁定信用卡驗證」,所有銀行必須要在明年4月12日以前系統修改完畢,未來民眾在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進行綁卡時,銀行必須要在簡訊中,表明是在綁定信用卡的動作。
同時,許多民眾也會在電子支付中綁定銀行帳戶做儲值或轉帳,童政彰表示,目前民眾在電子支付中綁定銀行帳戶,是沒有收到簡訊的,未來在4月12日之前,民眾綁定銀行帳戶時,銀行也要發送簡訊給民眾在銀行開戶時的門號。
另外,立委林楚茵昨在立院財委會透露,近日接到民眾陳情,警局告知帳戶被警示,才驚覺自己的銀行帳戶被綁定在詐騙集團的電子支付帳號,甚至一覺醒來發現銀行餘額幾乎歸零,才知道被綁定詐騙集團的電支帳號,卻未曾被通知帳戶被綁定。
童政彰指出,初步了解是,歹徒握有受害民眾的身分證等基本資料,但歹徒在電子支付綁定過程中,是用歹徒的手機門號綁定,因為電子支付是採實名制,那家電子支付有串接到財金公司的系統做帳戶驗證機制,但檢核過程中,卻缺少檢核到民眾留存在銀行的門號,所以電子支付在驗證資料中沒有驗證到手機號碼。
童政彰表示,今年8月25日已找來電子支付做「補強」,召開防止電子支付詐騙會議,要求電子支付機構串接到財金公司做帳戶驗證機制時,也要檢核使用者原本留存在銀行的手機門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