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清明連假天氣一次看!鋒面這日通過轉涼 降雨熱區曝光

郭台銘12天訪美之旅 首日三項行程曝光「皆不公開採訪」

台新金、玉山金 10月獲利倍增

金控公司10月獲利陸續公布,其中台新金受惠轉投資特定股票認列利益大增,單月大賺逾30億元,月增1.9倍,為已公布獲利的金控中單月最佳。圖/台新金控提供
金控公司10月獲利陸續公布,其中台新金受惠轉投資特定股票認列利益大增,單月大賺逾30億元,月增1.9倍,為已公布獲利的金控中單月最佳。圖/台新金控提供

金控公司10月獲利陸續公布,其中台新金(2887)受惠轉投資特定股票認列利益大增,單月大賺逾30億元,月增1.9倍,為已公布獲利的金控中單月最佳,玉山金10月賺11.4億元,也較上月大增1.19倍。

中信金則是受產險端防疫險損失拖累,出現罕見單月虧損,累計前十月每股稅後純益(EPS)1.67元暫居第一,元大金EPS 1.66元居次,第一金累計獲利轉正成長,為金控唯一,EPS 1.34元居第三。

中信金10月受三因素吃掉獲利,導致單月虧損,包括產險提列防疫險損失、壽險股債處分損失、銀行提列正常放款備抵呆帳增加,10月稅後淨損33.8億元,累計前十月稅後純益縮水至336.6億元、年減33.3%,累計EPS為1.67元。

中信金發言人、資深副總高麗雪表示,中信產險10月增提防疫險理賠損失49 億元,整體防疫險預期損失已達145億元。台壽10月提列17億元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增至166億元,另10月處分股債損失3億元,因此台壽10月稅後淨損達44億元,累計獲利也大縮水為56.1億元。

中信銀10月放款大增近1,500億元,提列較多一般放款備抵呆帳,影響10月稅後純益僅13.8億元。

第一金10月稅後純益13.5億元、月減21.5%,單月獲利縮水因旗下一銀提存增加、證券和壽險投資利益減少,累計前十月稅後純益177.8億元,則是從原本較去年同期衰退扭轉為年增0.5%,成為目前金控累計獲利唯一正成長的公司,累計前十月EPS為1.34元。

第一金主管說,10月台美利差擴大但總體資本市場劇烈震盪,一銀金融交易受惠匯兌利益及換匯交易利得大幅上揚並拉升營收,但因較高的淨提存,導致一銀單月稅後純益降到15.12億元,月減12.2%。

台新金10月稅後純益37.6億元,較上月大幅增加25億元,月增1.9倍,主因台新創投持有鑽石生技登錄興櫃而認列高達30億元評價利益挹注,累計前十月稅後純益120.2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三成五,累計EPS 0.88元。

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表示,去年併購保德信人壽有認列廉價購買利益91億元墊高基期,今年則因併購支付30億元或有價金,因此一來一往造成獲利衰退。不過,10月台新創投投資鑽石生技於7月上興櫃,剛登錄需觀察流動性因此原本評價認列其淨值九成,三個月後流動性符合會計師要求,因此10月改依市價認列評價,導致台新創投多出30億元利益。

玉山金10月賺11.46億元,較上月大增1.19倍,累計前十月稅後純益127.8億元,年減25.7%,累計EPS為0.9元。玉山金表示,10月金融市場劇烈波動,造成金融資產評價損失,但銀行各項核心業務表現仍良好。

(記者陳怡慈、廖珮君、齊瑞甄、楊筱筠、夏淑賢/台北報導)

台新金 防疫險

延伸閱讀

台企銀前十月賺贏史上最佳2018全年獲利 年成長逾倍

台灣對中國前10月出口占比跌破4成 創18年同期新低

台塑化10月營收698.05億元 較上月微幅增加

錸寶前三季合併營收19.45億元 EPS 0.16元

相關新聞

央行升息台銀開第一槍!調升存款利率 1年定存利率逾14年新高

央行23日決議升息半碼、利率連5升,國銀龍頭台灣銀行今天宣布,自27日起調升存款利率,1年期定期儲蓄存款機動利率調高0....

連侯友宜都被盜圖 唐鳳:協助解決臉書詐騙問題

Google、Meta(facebook)假帳號及詐騙事件頻傳,詐騙集團甚至盜用了新北市長侯友宜的照片並合成賣藥,讓侯友...

信用卡繳學費家長不愛0息分期 他豪刷百萬學費一次付清

農曆年剛結束,學費季緊接著而來,雖然近年很多家長已經改用信用卡繳學費,但根據發卡行統計家長們最喜歡的方案,結果卻讓不少人...

獨/公股金融高層人事異動 沈榮津掌台灣金控董事長

內閣改組後首件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異動案敲定,行政院今(2)日核定台灣金控董事長異動人事案,行政院前副院長沈榮津接任台灣...

熱錢瘋狗浪 台幣閃見29字頭

台股指數昨(31)日大跌228點,新台幣匯率持續激情演出。熱錢昨天瘋狂匯入15億美元,新台幣匯率盤中一度闖破30元大關、...

彭博訪調:台灣今年不會升息 台美利差可能擴大

彭博資訊訪調的經濟學家大多預測,為支持成長,台灣央行今年都不會升息,維持利率在1.75%。但美國聯準會(Fed)官員已一...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