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投資2030年在台大爆發 個人財富3,420億美元將投入

渣打發布2022永續金融報告書,永續投資可望在2030年底前在台灣大爆發,預期有3,420億美元的投資實力。圖/資料照片
渣打發布2022永續金融報告書,永續投資可望在2030年底前在台灣大爆發,預期有3,420億美元的投資實力。圖/資料照片

以「解鎖個人投資潛力」為題的渣打銀行2022年永續金融報告書指出, 2030年底前,全球將有高達8.2兆美元的個人財富轉向永續投資標的,為納入調查的全球10個成長型市場中各項ESG專案提供資金來源。

在台灣,也將有3,420億美元的個人投資會納入以氣候變遷相關為主的ESG 投資標的,不僅推動永續轉型,並適時填補台灣在推動能源轉型與資源分配,以及食物和水資源短缺等重大議題時,所產生的資金缺口。

根據渣打銀行調查,台灣投資人對永續投資抱持高度興趣,動能來自於不斷累積的國內財富以及活躍的投資人口。預期2030年底前,高達3,42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將會投入各項永續投資,其中,有超過 40% 的投資者對因應氣候變遷議題的投資標的表達高度興趣。

調查指出,台灣投資者關心的三大 ESG 優先事項包括:氣候變遷與碳排放(42%)、能源轉型與資源分配(31%)、食物和水短缺(30%)。

報告中也發現,便於入門的投資生態環境與投資透明度是投資者對於ESG標的以外,最關心的議題。唯有了解投資者的需求並克服市場特定障礙,才有機會讓投資者將想法轉化為實際行動,推動3,420億美元的資產轉向永續投資標的。

台灣投資者在評估永續投資機會時,主要遭遇的障礙包括:是否容易瞭解(50%)、對低報酬高風險的預想 (49%)、可比較性(48%)。

在引導資金轉向永續投資的過程中,金融機構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來協助投資人跨越這些障礙。透過投資者行為和投資需求分析,渣打的永續金融報告提出以下明確指引,供金融機構與投資人參考:

一、以數位平台提供多元市場的各項投資方案,將永續投資的自主權交還給投資人。

二、提供清晰且透明的訊息。

三、以資訊導向提供投資建議,並搭配投資者對ESG 優先順序的偏好配對投資標的,來降低投資者的疑慮。

「個人絕對有能力成為變革的催化劑」,渣打財富管理全球主管 Marc Van de Walle 指出,研究顯示只要能消弭投資人心中的障礙,全球高達8.2兆美元的個人投資將會源源不絕流入永續投資標的。在納入調查的10個市場中,與 ESG 相關的首要議題無外乎與氣候變遷、環境污染、貧困、腐敗、食物短缺和能源安全息息相關,而這也與投資者最感興趣的領域相互呼應。

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希望他們的資金在創造財富之餘,更能對環境和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並且有極高的意願將 ESG 相關標的從利基投資納入主流投資策略。

因應投資議題逐漸轉向永續,如何運用ESG原則來定位產業契機與個別企業的投資線索,是投資佈局時的重要決策參考。渣打表示,為鼓勵投資人透過海外股票 /ETF市場布局永續,全面調降最低申購金額及最低手續費,以提供更多優惠的方式,協助台灣投資人永續投資的多元配置,實踐全球永續發展的共同目標。

ESG

延伸閱讀

電動車鏈 長線馬力夯

ESG最前線/風險管理 三點聚焦

致伸技術展 21日秀成果

50年來態度大轉彎!哈佛商學院為何不再談「股東至上」?關鍵是「這群人」

相關新聞

金融機構警示帳戶數衝破10萬戶 創逾13年新高

金管會揭露,截至今年第2季底止,金融機構警示帳戶數已正式衝破10萬戶,季增8169戶或8.5%,反映詐騙集團猖獗,金融機...

6大核心戰略產業資金需求轉旺 國銀放款突破7兆元

政府衝刺6大核心戰略產業,為台灣經濟轉骨。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7月底國銀對6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已正式衝破新台幣7兆...

規定大幅鬆綁…金融資料上雲 確保戰時服務不斷

台灣銀行、證券、保險業,可以將更多資料放上雲端。金管會三月時宣布金融業委外辦法大鬆綁,原本預計九月放行,提前至八月即可上...

獨/合庫金周五加開臨董會 董瑞斌正式出任董座

合庫金控跟合庫銀行新任董事長董瑞斌和林衍茂,確定將在本周五雙雙正式上任。據透露,合庫金已確定在周五加開金控臨時董事會,而...

新台幣午盤升0.8分 暫收31.055元

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今天中午暫收31.055元,升0.8分,成交金額7.67億美元

證交所會對國泰證當機事件開罰?林修銘這樣回應

國泰證券一周內兩次盤中當機,導致投資人無法下單,引發(股)民怨。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今(13)日表示,券商管理應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