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壽險業自結淨值比不合格 金管會:流動性無虞
美國升息導致股債震盪,9月底有7家壽險公司淨值比低於3%,引發關注。金管會今天強調,檢視淨值比是否合格仍以6月及12月數據為準,且目前保險業流動性無虞,保戶不必擔心。
9月股債市動盪加劇,壽險業淨值再拉警報,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今天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答詢表示,9月底有7家壽險公司回報自結淨值比已低於法定3%門檻。
其中,南山人壽自結淨值比轉負、僅-0.59%,另6家壽險公司分別為保誠人壽1.5%、國泰人壽2.64%、三商美邦人壽2.1%、宏泰人壽2.2%、安聯人壽1.13%、第一金人壽2.03%。
施瓊華今天受訪指出,金管會檢視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及淨值比,仍以6月及12月財報數據為準,若有業者淨值為負,金管會會限期提出財業務改善計畫或增資計畫,業者若未在期限內完成,會有90天內採取立即糾正的機制。
施瓊華表示,目前金管會持續關注業者自結數,是觀察壽險公司淨值波動情形;她強調,壽險業今年前8月總保費收入達新台幣1.6兆元,保險給付僅近1.2兆元,且壽險業現金及約當現金約9000億元,流動性無虞。
施瓊華說,壽險公司經營面不是問題,壽險業淨值大跌是因目前處於接軌會計公報過渡期,在現行會計制度下,壽險業負債面仍鎖定,資產面則以公允價值衡量;若看升息實際影響,壽險業負債面缺口會縮小,若適當將其納入考慮,壽險業淨值應會回升至逾3%。
因此,金管會日前公布監理調整措施,待壽險業明年3月出具今年年報時,金管會會檢視今年底壽險業淨值,並檢視公司實質清償能力受影響程度、淨值下滑原因等,綜合評估監理因應措施,不一定會強制增資。
施瓊華指出,若業者屆時用金管會指定情境試算,淨值比有回升,金管會會考慮業者是因會計公報接軌過渡期,財報有資產負債不匹配的情形,而非經營實質上產生問題所致。
針對9月底有7家壽險公司自結淨值比低於法定門檻,施瓊華強調,保戶不必擔心,壽險業淨值下滑是因債券殖利率上升導致壽險公司出現評價損失,但壽險公司持有債券以固定收息為目的,只要壽險公司沒有處分債券部位,就沒有實現虧損的問題。
施瓊華說,壽險公司後續會動態調整因應,例如有業者可能會將新錢再投資放在AC(攤銷後成本)項下,避免評價波動影響淨值,距離今年底還有一段時間,金管會會持續觀察。
▪ 租金連漲25個月!專家:囤房稅拍板、房東磨刀霍霍
▪ 「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 這間套房讓眾人驚嘆:空間用到極致
▪ 社區汽車位能停機車嗎? 多數人不贊成:會變垃圾堆
▪ 政院推囤房稅2.0 賴正鎰:羊毛出在羊身上、選民別被騙了
▪ 台鐵通勤族必看 北北基桃這些車站房價只要千萬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