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出手救產險業 放寬2大財務融通措施

防疫險理賠將破千億元,產險業向金管會「求救」,提出取消快篩陽視同確診、取消居家照護視為住院等。金管會今宣布對防疫險提出2項融通協助措施,是針對財務面的措施,至於業者提出的「理賠縮限」,保險局表示,後續會再研議。
金管會保險局今表示,防疫保單理賠持續增加,產險業除辦理現金增資外,近日產險公會也有向金管會請求協助,為安定保險市場及維持保險業務經營量能,將就保險業者的「財務面」提供二項協助措施。
第一,計算資本適足率(RBC)時,「遞延所得稅資產」由逐年認列計入RBC認許資產,放寬為得全額認列計入。對於保險公司的RBC有幫助,可減少業者的增資壓力。
保險局說明,現行RBC填報手冊規定,僅得逐年認列遞延所得稅資產,考量依所得稅法規定可於未來10年內與盈餘互抵,若經公司簽證會計師簽證其遞延所得稅資產應可於未來10年實現,同意將防疫保單所致損失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得全額認列RBC認許資產。
舉例來說,某產險公司因防疫保單產生虧損金額100億元,依現行營利事業所得稅邊際稅率20%計算,預估可扣抵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約有20億元,但產險公司參考過去10年獲利情形,未來10年約有80億元盈餘,估計防疫保單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為16億元,這次防疫保單所致損失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16億元,得全額認列RBC認許資產而增加自有資本。
第二,8月1日起,保險業在防疫保單中居家照護比照一般住院融通給付的自留理賠金額,可減計安定基金提撥金額。對保險業者來說,減少提撥安定基金金額後,給付出去的費用可以沖回,減少營業費用支應,對財務壓力會少一點。
保險局說明,保險業依照保險法要每年提撥安定基金費用,目前產險業提撥比率總保費收入的千分之1.8至千分之2.3,每年產險業提撥安定基金金額約3億到4億元之間,去年提撥3.84億元。8月起放寬居家照護理賠金額,可以減計各公司安定基金差別提撥率,但最低不得低於千分之1,差額可用來彌補各公司居家照護融通給付的金額,
舉例來說,A產險公司目前提撥率為千分之2,減計至千分之1後,其提撥額是原應提撥額的一半,假設A產險公司給付居家照護理賠賠款100元,原本安定基金提撥每月要給10元,提撥減少一半就只剩下5元,就可以沖回賠款,等於賠款僅剩95元。
但這次的寬容措施並沒有產險業者提出的「理賠縮限」。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第一階段是先把可以做的先提出來,產險公會有提出建議事項進來,意見有很多樣,當初提出主要是居家照護與財務面壓力,先把可以處理的先處理,其他建議後續也還會研究跟討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