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張遭盯上利變保單恐下架 金管會:懲處從輕量刑

金管會今天與22家壽險業總經理召開業務聯繫會議,會中點出利率變動型保單有3大缺失,一、宣告利率訂定納入預期升息與同業競爭,二、宣告利率公式參數設定欠妥,三、新舊商品宣告利率有差別待遇,據了解,會中保險局長施瓊華釋出,只要業者願意調整,懲處將採「從輕考慮」。
據透露,保險局將研擬採兩大方向,一,被抽查認定不合理宣告利率的13家壽險業者、共13張主力利變保單,將會要求下架,避免同一張保單,宣告利率有差別待遇,二、視各家壽險業者「改善誠意」再思考如何「發落」。
會中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希望各壽險業者自律,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不要追高,若一直追高,會複製新的利差損問題。
官員說,因這次抽查到13家壽險業者都有出現三大缺失,家數眾多、又屬長年舊痾,他說,懲處不是目的、是希望業者可以改善,之後會看業者改善的態度做懲處的考量,據透露,基本上仍會懲處,但不會「重懲」。
官員說,利變型保單訂定的「宣告利率」,不能將預期升息、及同業競爭納入,宣告利率高低,是要看區隔資產投報率情況,才能反映實際能力。
換言之,壽險業宣告利率訂定,需依區隔資產投報率,再扣除費用和公司利潤率,才是宣告利率公式的精神。
至於已被抽查到、有不合理宣告利率的13張繼有舊保單,則會要求下架,避免同一張保單、出現前後不一的宣告利率,違反公平待客原則。
據透露,簡報中,金管會特別提出「失能扶助保險」案例,在2013年失能險熱賣,導致損失率攀升、再保公司提高保費率或不續保、之後壽險業只能調整保費、或取消、縮減保證給付,暗指利變保單別重蹈覆轍。
所謂「宣告利率」是指壽險公司利用保費所得的投資報酬率,扣除其他成本,在每月或每年宣告一次,主要用於「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愈高,保戶的增資回饋分享金也愈高。
金管會認為,保單宣告利率,需要有一個相對應的合理投資報酬率,「不能亂喊價」,但壽險業為了吸收保費、維持市佔率,在今年初「尚未升息前」,就競相拉高宣告利率,金管會抽查13家熱賣主力利變商品,全發現有缺失。
今天會議上也提及檢查發現三商美邦人壽(2867)以反向ETF避險台股部位,未落實風險評估且未及時停損產生虧損,也依此案例提醒壽險業者須注意投資前後的風險控管。
黃天牧也提出三點心得,一、鼓勵壽險業者發揮專業,落實自律機制,降低他律的監理及法令遵循成本,金管會也由興利角度要求業者自律管理。
二、壽險是長期承諾,業者關注短期績效目標時,也應注意對長期清償能力及保戶權益影響。
三、保險監理須與國際接軌,金管會將在可裁量範圍內,考量業者期待及兼顧在地化需求,業者也應體認未來監理趨勢,在商品結構各方面逐步調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